火凤燎原613回:故人再现,蔡文姬献舞望乡行
发布时间:2025-05-04 21:25:13 浏览量:3
#春日生活打卡季##火凤燎原#上一回,司马懿带着柏夫人一起来铜雀宫,而荀彧也准备前来参加庆典。此时的戏台上表演的正是吕布拜董卓为义父的戏码,而后就是貂蝉上演《望乡行》,这让司马懿和曹操都为之震惊,只因为台上扮演貂蝉的人,是一位故人。
当年的司马懿有个青梅竹马,从小关系很好,司马懿经常找她帮忙。
而这一次找她帮忙训练小孟跳舞。
再次看到小孟实在是很怀念我当年最开始看《火凤燎原》,那位以一曲《望乡行》坚定董卓离开洛阳决心,与燎原火一同出生入死的好伙伴。
这位女子是谁呢?此处先按下不表。她跟司马懿关系很好,所以才来帮忙指导小孟。可是少女有情,另一位只关注利益,没有感情。
用歌姬去发计,这个大家应该也是不陌生,这就是“美人计”。通过吹枕边风等操作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火凤燎原》里,陈某做了改动,就是司马家的残兵小孟成了貂蝉。
女子认为这种攻心兵法让人恶心,可是她还是愿意帮司马懿,这里说她不喜欢司马懿我是不相信的。
小孟在训练时,窗外在围观的人提到燎原火不在,所以这个独眼龙才敢放心偷看,虽然陪同训练的大姐也没让他们得逞。
这时候,一位乐师拿来胡笳,准备再次演奏《望乡行》。
在训练时,司马懿又提问,他的话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他只是礼貌性地询问而不打算做任何事情,所以少女也没有好气地反问司马懿。
司马懿是个商人,他在乎的只有利益,从来没有感情,即便眼前这位明显对自己有好感的女子要嫁人了,他也不打算做点什么。
看,想嫁的人,表情是这样的。
可是少女并没有这样的表情,因为父亲给她安排的婚事,她并不喜欢。
司马懿并没有去投资这位少女的前程。
“之子于归”,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桃夭》之“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意思就是这位少女出嫁了。但是非常不凑巧,丈夫因病去世了。这不是一个好兆头,意味着这个女子克夫。
司马懿后来也没有再去找过这个女子,即便以司马家的能力,找个人并不难,可他确实是没有去找。
看到这里或许已经有人猜到这个女子是谁了吧?她就是蔡邕的女儿,蔡琰蔡文姬。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兴平二年(195年),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属国南匈奴趁机叛乱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孩子。
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琰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用金璧从南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并将蔡琰嫁给董祀。
蔡琰以一支舞,救了全村的人,而后被带去了南匈奴。当年她教导小孟《望乡行》,可是今天她扮演貂蝉表演《望乡行》,世间之事,还真的是有趣。
在这铜雀宫,她回来了。
她的舞蹈结合了她这些年的颠沛流离,对家乡的思念,许临的《望乡行》威力更加巨大。
小孟当年也是以如此震撼的一舞,让董卓坚定了火烧洛阳的决心。
这舞蹈,感动了一些人,也动摇了一些人,这些人的打扮应该就是羌族之类的外族。
而曹操也受到了影响。曹操当年跟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所以他跟蔡琰之间多少也要讲点香火情。故人之女能够回来,也算他曹操没对不起蔡邕,赎回蔡琰肯定也是花了不小的代价。
但是这点代价不算什么,因为南匈奴这边的归顺,再加上其他各族的认同,《望乡行》的表演打开了缺口,荀彧的计谋也就无效了。
乡愁如刀,可怕的攻心兵法。
只是这个时候还在加强当年的许临是不是有点没必要呢?
所有人都听到了吧?
他也听到了。
是的,荀彧也听到了,荀彧听到《望乡行》一定就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那他的计谋能不能实现,他荀彧的最后一计能够成功吗?
曹操希望荀彧能够回心转意,可是荀彧是保皇党。
那这个时候还给机会,荀攸也不得不感谢曹操,毕竟荀彧出事了,整个荀家也要受牵连。
荀彧接下来要怎么应对呢?那就请大家等着《火凤燎原》的第614回了。因为工作原因,没及时更新,尽量会快一点,希望能跟上最新的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