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经典咏叹调+现代舞美!《贾尼·斯基基》焕发新生

发布时间:2025-05-05 19:10:05  浏览量:4

## 当普契尼遇见赛博朋克:《贾尼·斯基基》的跨世纪对话


在佛罗伦萨一栋哥特式建筑的阴影下,贪婪的亲属们正为遗产争得面红耳赤。突然,电子合成的管风琴音色撕裂时空,全息投影的但丁从《神曲》中走出,霓虹灯光在演员脸上投下变幻的色块——这不是科幻电影场景,而是国家大剧院新版《贾尼·斯基基》的演出现场。这部诞生于1918年的普契尼独幕歌剧,正以令人惊艳的现代舞美设计,完成一场跨越百年的艺术对话。


传统歌剧的现代转译从来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砌。导演陈薪伊深谙此道,她在保留原剧讽刺内核的同时,用金属质感的旋转舞台重构佛罗伦萨的城市空间。当贾尼·斯基基假扮垂死富翁签署遗嘱时,舞台上方突然降下巨大的电子屏幕,实时生成的数据流将13世纪的羊皮纸契约转化为数字代码,这种视觉隐喻让"遗产即权力"的主题获得当代注解。舞美设计师张武更创造性地将意大利湿壁画与投影映射技术结合,使背景中波提切利风格的圣母像随音乐节奏产生像素化分解,恰如其分地呼应了剧中道德秩序的崩塌与重构。


在音乐处理上,指挥家吕嘉做出了大胆而精准的平衡。他既保留了普契尼原谱中那些令人心颤的半音进行,又在间奏部分融入电子音乐元素。当劳蕾塔演唱那首著名的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时,传统的弦乐伴奏与隐约可辨的合成器pad音色形成奇妙的和声空间,既不让现代元素喧宾夺主,又为这段经典旋律注入新的情感维度。这种处理让年轻观众发现:"原来歌剧音乐可以如此贴近我们这个时代的听觉习惯。"


现代舞台技术最迷人的应用,莫过于对剧中超现实场景的强化表现。当贾尼·斯基基"下地狱"的段落来临时,整个舞台突然翻转45度,演员们在威亚辅助下完成反重力表演,配合环绕立体声营造的幽冥音效,但丁笔下的地狱图景获得前所未有的沉浸式呈现。这种处理非但没有削弱原作的戏剧张力,反而通过当代观众熟悉的视觉语言,放大了普契尼音乐中的黑色幽默成分。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创新始终保持着对经典的敬畏。主演石倚洁在塑造狡猾的贾尼·斯基基时,依然严格遵循美声唱法的规范,他的花腔处理与颤音控制展现出对意大利歌剧传统的深刻理解。正是这种"形破神不破"的创作态度,使得新版制作既能让老票友会心一笑,又能吸引那些第一次接触歌剧的年轻人掏出手机拍摄短视频。


在文化消费碎片化的今天,《贾尼·斯基基》的成功改造提供了传统艺术存续的范本。它证明经典作品完全可以在不背叛本质的前提下,通过创造性的视觉转译与音乐重构,完成与当代观众的情感对接。当最后一道霓虹光束熄灭,观众席爆发的掌声不仅献给舞台上的表演,更献给这种让古老艺术持续焕发新生的勇气与智慧。或许正如普契尼当年所期待的:真正的经典永远不会被时代尘封,它只会在不断的重新诠释中,获得永恒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