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非遗传承人刘印玲:让纸塑狮子头舞动邳州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5-05-06 16:48:13  浏览量:1

马艺萌 赵胜海

舞狮,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在邳州,有一种独特的舞狮道具——纸塑狮子头。它是新春佳节的“气氛担当”,只要往那一站,年味儿瞬间拉满,更是邳州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让我们走进官湖镇,跟随传承人刘印玲,探寻纸塑狮子头背后的秘密。

刘印玲与纸塑狮子头的缘分,始于她的丈夫。作为邳州纸塑狮子头的第六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印玲的丈夫一生致力于纸塑狮子头的制作和传承。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刘印玲也对纸塑狮子头制作工艺萌生了强烈的兴趣,逐步掌握了全套制作流程。丈夫离世后,刘印玲接过了传承的接力棒,成为邳州纸塑狮子头的第六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印玲说:“我的技艺都是向公公婆婆学的,这一坚持就是40多年。”

纸塑工艺是邳州狮子头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最大特点。它是一门融合雕塑、裱糊、扎制、绘画的综合造型艺术,极具苏北地方特色。因其外形主体由纸塑制成,故而得名纸塑狮子头。邳州纸塑狮子头造型略呈梯形,不塑耳朵,嘴部平齐,区别于南方效仿门狮的“蛤蟆嘴”,被称作“青蛙嘴”。刘印玲说:“我们的狮子头一共9个型号,大的得做半个多月,小的三四天才能完成。以前装饰用牡丹、祥云、莲花,现在换成银杏,寓意更特别。”

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邳州纸塑狮子头也逐渐走出乡村,登上更大的舞台。刘印玲带着作品参加各类展览、比赛,屡获佳绩。刘印玲说:“1994年,我的作品获得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金奖,被徐州文化馆收藏。”

获得外界认可后,刘印玲制作狮子头的信念愈发坚定。2007年,邳州纸塑狮子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刘印玲先后被评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继承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继承人和纸塑狮子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此后,她积极收徒传艺,期望让古老技艺延续。目前,她创作的纸塑狮子头作品,被国家、省市多家博物馆、民俗馆以及大专院校、知名研究学者和收藏家收藏。

如今,刘印玲的儿子石微也传承了这门传统手艺。40岁的石微,是邳州纸塑狮子头的第七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告诉记者:“我从小就对这门技艺感兴趣,常给家里人帮忙。”

当下,刘印玲借助互联网平台,大力宣传纸塑狮子头的文化价值与制作工艺,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不仅如此,她还与当地旅游企业携手,开发纸塑狮子头相关旅游纪念品,助力这一古老技艺走出邳州,迈向更广阔市场。刘印玲表示:“我想把纸塑狮子头做大做强,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好好传承下去。”

(今年3月17日,刘印玲己被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