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纸鸢飞舞时
发布时间:2025-05-07 09:46:41 浏览量:3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中写道众人猜迷语,探春的迷语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贾政猜的是“风筝”。探春说“是”。第七十回中用大段文字来描写荣国府众姐妹放风筝的情景。有趣的是,黛玉将风筝放飞之后,大家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探春还风趣地说:“把晦气放掉了。”由此可知,放风筝不仅可玩耍娱乐,还可缓解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放掉晦气与生活中的烦恼。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风和日丽,又是纸鸢飞舞时。
纸鸢,因古人在纸上绑缚竹笛,升起时声如筝鸣,故称风筝。其起源于我国春秋时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风筝起始时多用于军事,作为通讯工具,甚至还携带炸药作为进攻的武器。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一边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至隋唐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发达,风筝才逐渐普及,成为大众玩具飞入寻常百姓家。其实,放风筝不仅可玩耍娱乐,还有利于身体健康。
《续博物志》记载:“引丝而上,令小儿张口仰视,可泄内热。”《燕京岁时记》记载:“风筝在天,以能明目。”研究发现,放风筝时要动用手、腕、肘、臂、腰、腿、足等人体各个部位,使身体得到锻炼,而且手牵风筝要不断地跑步、仰视,人们随着风筝的高低随时调节自己的视力,可有效地保护眼睛。人们放风筝时,全身随着风筝的升降起伏而运动变化,可使人气血流畅,精神为之一振。风筝高高在上时,人的注意力也会集中在风筝上,工作中的烦恼、生活中的压力、人生中的不快,都会抛到九霄云外,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近年来,一些国家还相继开设了风筝医院、风筝疗养院,风筝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尤其是对小儿智力发育迟缓、神经衰弱、失眠、精神抑郁等颇有效验。
放风筝虽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在具体放飞时要找远离高压线、民用电线的旷野,远离立交桥、过街天桥及繁华拥挤的地方。若不慎挂在电线杆、电线等处时,切不可随意攀爬,以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