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雅对】上联“花前双蝶舞”,恭请赐下联?
发布时间:2025-05-08 15:09:38 浏览量:3
上联:花前双蝶舞
平仄:平平平仄仄
上联出自平台账号“自强不息冰淇淋”邀对,谨以致谢。
“花前双蝶舞”描绘出繁花盛开之处,两只蝴蝶轻盈地飞舞着,它们在花丛间相互追逐、嬉戏,仿佛是花的精灵,为这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增添了灵动、欢快与浪漫的气息。
“花前”是花朵盛开的地方。花朵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美好、繁荣和生机。“双蝶舞”是一个富有动态美的意象,蝴蝶本身就是美丽、灵动的昆虫,它们在花丛间翩翩起舞。双蝶暗示着一种成双作对的美好,可能象征着爱情、和谐或者陪伴。
上联营造出一种明媚、欢快且充满生机的意境。在繁花盛开的地方,两只蝴蝶轻盈地飞舞着。这一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给人以愉悦的视觉感受。花的绚烂与蝶的灵动相互映衬,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春日花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也容易让人联想到爱情的甜蜜或者生活的惬意。
出自明代诗人方太古的《谷雨》:“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花前细细风双蝶,林外时时雨一鸠。碧海丹丘无鹤驾,绿蓑青笠有渔舟。尘埃漫笑浮生梦,岘首于今薄试游。”诗中描绘了花前微风中双蝴蝶飞舞的场景,以及林外时而有雨,一只鸠在啄食的画面。这些意象象征着生命的轻盈和自然的律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生命的赞叹。
下联:月下万萤游
平仄:仄仄仄平平
“月下万萤游”描绘出月光轻柔地洒下,万点萤火在月下闪烁游动,如同流动的星子,点亮了静谧的夜色,充满了宁静、神秘与灵动的美感。
“月下”在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常常与思念、宁静、神秘等情感相关联。“万萤游”则描绘出一个壮观而又神秘的场景,萤火虫本身就带有一种梦幻般的美感,数以万计的萤火虫在月下游动,形成了一片闪烁的光影。
下联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且略带梦幻的意境。月光洒下,万萤游动,仿佛是夜空中的繁星落到了人间。这种意境充满了静谧的美感,让人沉浸在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中。也是一种静谧中的灵动,让人感受到夜晚的独特魅力,引发人们对自然奥秘的遐想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出自陆游的《夜行·红藤拄杖扶衰病》:“红藤拄杖扶衰病,村北村南破夜行。闲绕长堤逐萤火,戏临荒沼问蛙声。倦游但有笭箵兴,久客真谙笭箵情。安得故人同一醉,三更城上看河倾。”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夜晚漫步,悠闲地绕着长堤追逐萤火虫,并在荒沼边与蛙声嬉戏等动态场景,反衬出乡村夜晚的宁静与安详。
这副对联的意境特色是动静结合与昼夜对比。上联的双蝶舞是动景,花前是充满生机的白昼景象;下联的万萤游也是动景,但月下则是宁静的夜晚景象。动静之间相互补充,昼夜的对比又使整幅画面更加完整。上联的欢快与下联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共同构建出一幅涵盖了白天与夜晚的自然画卷,体现了大自然不同时刻的美。
从词性上看,“花前”与“月下”都是方位名词短语相对;“双蝶”与“万萤”都是名词短语相对,其中“双”和“万”是数量词,“蝶”和“萤”是昆虫类名词相对;“舞”和“游”都是表示动作的动词相对。上下联严格遵循对联的创作规则,词性结构对仗工整,体现了对联结构的严谨性。
在韵律节奏方面,上联的平仄为“平平平仄仄”,下联为“仄仄仄平平”,平仄格式完全符合对联规范。上下联的节奏可划分为“花前/双蝶/舞”,“月下/万萤/游”。音韵和谐,富有节奏美感。上联的平声起音,较为舒缓,下联的仄声起音,有一定的顿挫感,平仄的交替变化增强了对联的韵味。
恭请师友妙笔赐联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