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陈俊:与辐射共舞的“铅衣卫士”

发布时间:2025-05-14 10:47:46  浏览量:1

与辐射共舞的“铅衣卫士”

——记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介入室副主任陈俊

身披10多公斤重的铅衣,以导管为矛,以影像为盾,他与辐射共舞28载,守卫患者生命防线。

他,就是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介入室副主任、主任医师陈俊。

多年前的一个凌晨,妇产科病房的走廊里,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一位35岁的产妇,因产后大出血,命悬一线。

一通紧急电话,惊醒了正在熟睡的陈俊。

电话挂断后,陈俊抓起外衣,一边驱车赶往医院,一边迅速通过电话启动应急机制。

陈俊深知,每一秒的延迟都可能使患者陷入绝境。介入团队当天仅用20分钟就全员就位,提前预热数字化血管造影机,整齐排列手术器械与栓塞材料,严阵以待。

当患者被紧急推入介入室时,陈俊已身着铅衣铠甲,稳稳地站在操作台前。

X射线的透视下,陈俊手中的导管如同灵动的游龙,穿过股动脉、髂总动脉。凭借扎实的解剖学功底和多年积累的“血管地形图”记忆,陈俊精准地抵达子宫出血的动脉。

随着明胶海绵与造影剂混合而成的栓塞剂缓缓注入,监护仪上原本不断跳动的危险数字,终于趋于平稳。

“手套里全是汗,铅衣后背都湿透了,抢救过程惊心动魄,可他始终从容镇定!”参与抢救的护士动情地说。

这一场生死救援,不仅成功挽救了产妇的生命,更是让子宫动脉栓塞术成为了医院救治产科出血的“金标准”,为无数产后大出血的孕妈妈点亮了生命之光。

这场争分夺秒的生死竞速,在陈俊的从医生涯中不过是数百例急诊手术的一个缩影。从消化道大出血到创伤性脏器破裂,从肿瘤破裂出血到产科危重症,陈俊带领团队一次次与死神赛跑,创造了95%以上的急诊止血成功率。

无论是深夜急诊的急促铃声,还是复杂血管的微妙变异,铅衣下的陈俊总是沉稳自信,从肝癌患者的肿瘤栓塞到主动脉夹层的腔内隔绝,从大出血的紧急止血到疑难病灶的微创消融,他以毫米级的操作精度,筑起生命的防线。

作为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最早从事介入医学领域的一员,陈俊的成长历程写满了进取与突破。

1996年,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毕业的陈俊,来到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工作。次年,他首次接触介入手术,就被这项“以最小创伤换取最大疗效”的技术深深吸引。

2006年,陈俊前往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管介入科深造,师从国内知名介入专家,系统学习了血管介入与肿瘤微创治疗的核心技术。之后,他又赴郑州大学一附院介入科、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进修学习。

他曾用半年时间重点学习符合边疆地区特点的介入诊疗方案,并将所学融入介入诊疗实践。

2013年,中组部博士服务团成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放射及介入科主任王忠敏博士开展技术援疆,陈俊抓住机遇,跟随王忠敏潜心学习研究微创介入治疗的前沿理念和最新进展,进步很大。

通过不懈努力,陈俊取得了“肿瘤微创介入-消融(肝肺)”及“外周血管介入-急诊出血”专项能力培训合格证书,为他的介入医学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每年的全国介入放射学学术大会及疆内专业研讨会的现场,总能看到陈俊的身影。他像一块海绵,汲取着丰富养分。

数十年介入实践中,陈俊熟练掌握了多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影像诊断,擅长操作肝癌介入化疗栓塞术、PTCD胆管内、外引流术以及胆道支架术、肝癌肺癌穿刺活检术、急性胆囊炎穿刺引流术、乳腺微小钙化术前穿刺定位等技术。陈俊还对消化道出血、产科出血,胰腺疾病、胆系疾病、肝脏疾病等介入诊治有着丰富经验。

如今的陈俊身兼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五届委员会介入学组青年委员,新疆医学会第八届放射学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委员、兵团医学会医学影像学分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组织间植入委员会委员等职。陈俊始终站在学科前沿,先后参与和主持多项课题,其中主持的师市基金项目成果显著。他笔耕不辍,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并参编出版专著1部。

在陈俊的带领下,他所在的介入团队攻坚克难,先后开展肝癌介入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的序贯疗法、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急性胆囊炎穿刺引流术等10余项技术。

在陈俊的指导下,介入室与各学科紧密协作,完成了一系列复杂且高难度的介入手术。如心内科首例 “体外肺膜氧合技术(ECMO)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下的冠脉复杂病变(CHIP)介入治疗” 成功实施,神经外科在DSA 3D路图导航技术引导下顺利开展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手术,介入血管外科复杂腹主动脉瘤4开窗覆膜支架隔绝术在3D图像融合导航下圆满完成……

这些突破,不仅彰显了介入团队的技术实力,更是填补了医院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

在陈俊看来,先进设备是医生的“第三只手”。2014年,在王忠敏的牵头下,陈俊参与考察并引进了大型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机。这台设备落户医院的同时,也开启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介入诊断和治疗的新篇章。

2023年,医院介入室引进西门子Artis Q Ceiling型号悬吊式血管造影机,2024年,引入万东CGO 5200 CV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2024年,介入室工作量较2023年提升了23.10%。近年来,随着医院“五大中心”建设和兵团重点专科的成立,介入手术需求日益增长。

除了技术的更新换代,陈俊还面临着科室整合重组、设施更新应用、特色服务拓展等多重挑战。陈俊选择迎难而上,把目光投向了科室人才培养上。他手把手指导学生,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先进经验及失败教训。

介入室开展的不少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成果。其中不乏支架精显技术、3D融合图像技术、3D路图技术等新技术。陈俊所在的介入团队荣获医院2024年度“医疗质量安全奖”。

铅制战甲多重压力下,陈俊沉积多年的腰肌劳损频发。

妻子也常“抱怨”陈俊:“手机音量放那么大,就不能调小一点吗?”

“万一有急诊呢?”陈俊反问道。(特约记者 陈世江 通讯员 康晓东 李佳瑞 丁德欣 李资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