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才共舞激活创新链 生态赋能托举新未来
发布时间:2025-05-14 10:54:58 浏览量:1
5月12日召开的呼和浩特政校企恳谈会,不仅搭建了人才与城市深度对话的平台,更揭示了新时代城市引才聚智的重要逻辑:人才生态的构建从来不是单兵作战的突击战,而是多方协作的持久战。当前,首府正以“养土育苗”的智慧,在产业布局、制度创新、生态培育的立体化实践中,走出一条人才与城市共生共荣的新路径。
以产业沃土厚植根基,用制度创新疏通堵点。当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释放上万个岗位,中环产业园构筑万人就业平台,“六大产业集群”已不仅是科技“突围”的战场,更成为人才扎根的磁场。纵观整个城市,呼和浩特既需要攻克“奶牛育种芯片”的博士团队,也需要职校新锐扎根抖音AI产业园,才能让产业链与人才链的齿轮咬合出高质量发展节奏。这种产才融合的深度实践,正在有力破解“人才错配”的结构性矛盾。而与之配套的“人才强市25条”等政策体系,将最高5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与“青城英才码”服务相结合,既做活制度加减法,更做实服务方程式。
以开放生态激发活力,靠长效机制培育动能。呼和浩特深知,人才竞争的本质是生态竞争,只有建设好人才生态,才能筑巢引得凤凰来。沿着这个思路出发,一大批举措落在实处:高校拆除专业围墙对接产业需求,企业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科研试错,政府打造“15分钟生活圈”构筑安居保障……多方共舞下,产学研用闭环的创新雨林快速生长。这种生态不靠短期政策堆砌起效,而是通过“丁香扎根计划”等长效机制,让青年人才在科研攻关中感受包容,在职业发展中获得托举,在日常生活中体味归属。
城市与人才的良性互动,最终要回归到温暖人心的逻辑。呼和浩特摒弃“数据比拼”的引才迷思,将人才工作嵌入城市发展全周期:从校企订单班定向输送技能人才,到京津冀创新中心架设产学研桥梁;从“揭榜挂帅”释放创新豪情,到“青城创梦贷”托举创业起步,每个环节都在诠释“成就人才就是成就城市”的发展理念。这种双向奔赴的深层逻辑,让人才既能触摸到产业跃升的发展脉搏,也能感受到城市托举的坚实温度。
人才与城市的共生关系,需要培育土壤而非急于收割果实。当很多城市还在人才补贴的数字竞赛中内卷时,呼和浩特俨然已转向构建“引人—育人—用人—成就人”的全链条生态。因为,打造真正的人才高地,不在于利用政策的轰动效应,而在于让每个奋斗者都能找到价值坐标;不是用合约捆绑人才,而是用生态滋养成长。
未来已来。呼和浩特郑重承诺:你们负责创新,我们负责扫清障碍。而这,或许正是破解“孔雀东南飞”困局的最佳方式:以城市发展红利反哺人才成长,用人人出彩的奋斗图景托举起北疆大地的美好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