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3月的北京公主坟,洋人喝酒跳舞玩游戏,百姓说吃饱了撑的
发布时间:2025-05-14 11:14:36 浏览量:1
佛手公主坟位于今北京建国门外松公坟村,是乾隆皇帝第四个女儿和嘉公主的墓地。清末及民国时期,这里因为环境幽静,而成为在京洋人踏青休闲的地方。
1929年3月17日,是英国的传统节日圣帕特里克节。这一天,一群爱尔兰裔的英国人决定前往公主坟庆祝节日。
集合
1929年3月17日一大早,这群洋人根据约定在北京东便门外的大通桥边集合。大通桥是通惠河上的一座三拱石桥,也是通惠河上五个闸口的头道闸。
出发
众人会合之后,骑马沿通惠河前往公主坟。当年北京有句俗话:一出便门往东看,石人石马六把罐。意思是说东便门的外通惠河边有许多王公贵族、公主额驸的大墓。
到达
众人骑着马,很快到达了公主坟,引得很多附近小孩的子围观。在画面中,可以看到靠近通惠河的石牌坊。牌坊上刻有“银汉分光” 四字,寓意着公主的身份如同天上银河般星光闪耀。今天,牌坊依然在原址矗立。
入口
公主坟的入口。此时的门楼因为年久失修已经变得破败不堪,屋顶面长满了荒草。一些周边的百姓站在门口看热闹。大门两边的墙壁上,画满了各种文字的涂鸦。
公主坟
众人下了马,直接来到位于高台上的坟墓前。和硕和嘉公主生于乾隆十年(1745 年)。据传出生时手指之间有蹼相连呈佛手状,因此被民间称作 “佛手公主”。乾隆三十二年(1767 年),和嘉公主二十三岁时因病去世。十七年后,其夫福隆安在三十九岁时亦亡,与公主合葬于此。
围观
此时的坟墓保存基本完好。然而,到了9年之后的1938 年,有盗墓贼趁乱世盗挖了佛手公主坟,导致大量珍贵文物被窃走,坟墓也被毁坏得面目全非。
石供台
坟墓前的石供台。这里本是在祭祀时摆放供品的地方,此时上面堆满了洋人的衣服。据资料记载,1958 年文物普查时,公主坟前的石供台还在,再后来便不知所踪了。
石五供
这是1900年洋人游览公主坟时拍摄的照片,可以清晰看到,石供台上原本有一个石香炉、两个石花瓶和两个石烛台组成的石五供。
摆餐
此时的五供已不翼而飞,石供台成了一张平整的石桌。两个洋女子和一名中国人正在上面摆放餐具,准备午餐。这里本来是祭祀死者放食物的地方,此时却成了洋人的餐桌。
吃饭
饭菜准备好之后,洋人们就在坟墓前席地而坐,开始所谓的野炊。因为是过节,他们准备的食物很丰盛,供台上放着大大小小很多酒瓶。
男子
洋人很是讲究,吃饭的时候还在屁股下垫上毛毯,边吃边喝,不亦乐乎。近景男子脚上套着的长马靴很亮眼。
风景
佛手公主坟周边树木成荫,景色宜人。可惜的是,1940年,公爷府居然打起了这些古树的主意,最后大量的古树被砍伐售卖,周边环境因此受到极大的破坏。
跳舞
酒足饭饱之后,这群洋人在坟墓旁边的空地上,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跳起传统的爱尔兰舞蹈庆祝节日。
运动
一名叫安·菲普斯的女子正在表演跳远,洋人将此举称为“午餐后运动”。充满活力的洋女子和周边袖手围观的中国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抛物
这些洋人在公主坟前甚至玩起传统的抛重物游戏。对于周围大量围观的百姓来说,这样的体育运动是闻所未闻的。在大家看来,这帮洋人就是吃饱了撑的。
游戏
对于被围观,洋人们丝毫不介意,五个人在树林里玩起了“猫在角落”游戏,参加游戏的人要通过不断跑动去抢占位置。据说这个游戏是为讽刺人们争夺权位而设计的,在英国 有着悠久的历史,1688 年光荣革命后尤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