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课间时分跳畲舞

发布时间:2025-05-15 06:11:51  浏览量:1

【文化中国行】

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 李玉兰 王 洋 光明日报通讯员 严米金

初夏时节,草木葳蕤,江西省鹰潭市贵溪樟坪民族学校校园内,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处处洋溢着活力。上午9点40分,随着学校课间操铃声响起,操场上,30多名学生在教师聂易红的指导下,伴着清脆的竹竿敲击声,分组跳起了独具特色的畲族竹竿舞。

畲族竹竿舞也称“打竹舞”,是以竹竿为道具、以节奏为核心的集体舞蹈。表演时,多人分列两侧,手持竹竿按特定韵律开合敲击。舞者随竹竿的起伏跳跃穿梭,动作刚柔并济,既有铿锵的踏地声,又有灵动的腾跃姿态,兼体育的健身之效与舞蹈的韵律之美。

“听到‘开’的瞬间,右脚要快速点进竹竿缝隙,并立刻收回。反复练习后,按照节奏,左右脚交替进出,像轻盈的鹿跳过溪流……”聂易红耐心指导,学生们专注学习,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随着节拍愈发紧凑,舞步愈发整齐,操场上的气氛也愈发热烈。

畲韵悠长击竹韵。近年来,樟坪民族学校把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纳入教学大纲,创新形式,推进民族体育进校园,将竹竿舞、高脚、板鞋、蹴球等民族体育项目与大课间、体育课相结合,融入日常教学中,既锻炼了学生体质,又弘扬了民族文化。“这些特色体育项目不仅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的刻板印象,还让学生在欢乐与汗水里,真正爱上了锻炼。”樟坪民族学校校长许智宏说,学生多次受邀走出大山,参加市、县、乡组织的“三月三”“村晚”等活动,赴城区学校开展民族团结交流,展示了畲乡孩子们的风采。

一场竹竿舞,通常需16至20人,分列两组,一组持竹竿击地开合,一组随节奏进退跳跃,动作讲究踩点、腾挪、错步,包含开合阵、交叉阵、连环阵等几种经典阵形。聂易红说:“我们把每个动作进行分解,让孩子们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大家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

“畲族文化传承激发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樟坪畲族乡党委书记雷燕琴说,将持续推进民族体育进校园行动,让更多孩子在学习中感受民族体育的魅力。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15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