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轨道与旷野
更新时间:2024-10-28 12:06 浏览量:84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作家余华在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说:“文学不是我生命中的唯一。最近一次,我跟学生说,今天下午我们见个面,聊聊你写的小说。他说,老师,我今晚要去跳舞。我说,好吧,玩得开心点。”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很简单,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文学不是我生命的唯一选择”,这句话也是中心句,他在告诉我们,文学对于他而言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选项,言下之意是:人生还有其他可以选择的部分。第二部分是余华和他学生的对话,学生拒绝了余华老师的安排,谈到了晚上要去跳舞,而余华欣然接受,还嘱咐学生玩得开心点。在这里有一个字,我们不应该把它漏掉,那就是“玩”。我们应该对这个字进行解读,“玩”的本质是愉悦心灵,和实现人生价值无关。余华与学生的对话却告诉我们,文学并非生活的全部,而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的种种体验,无论是读书、写作,还是跳舞、旅行,都是构成我们人生百味的元素。这些元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写作时,首先,我们要从“社会属性”的层面,去思考这篇作文的“社会价值”,它要揭示怎样的社会现状,或者需要考生考到怎样的社会问题。当下社会更强调的是个人的价值追求和自我实现,我们更推崇的是服务社会,建设祖国。而关注个人生活,如何让个体活的更“有滋有味”,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讳莫如深。其次,可以考虑在写作构思的过程中加入驳论。在写作过程中,应该适时的加入他人的质疑,这样的论证才会更有力。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如余华一般的老师,能够如此体贴和理解自己的学生的人,还是在少数的。我们更强调的是工作为先、学习为先、奉献为先……只有将这些质疑的声音写出来,才能避免作文的一家之言。此外,要注意作文要有思辨意识,就题目而言,怎样处理好“本业”和“玩”的关系,是需要我们在写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行文思路上,可以开门见山地说明人的生命空间很大,有很多可能性,我们热爱的某样东西不会是我们生命中的唯一,有时候可能需要拓宽“唯一”的边界,寻找更多的可能性;也可以先破后立,先阐述学业、工作等本业的重要性,也说明有些人过于钻营这些反而会误入歧途,从而引出自己的观点—— 生活不只有学业和工作,还应当有放松和快乐,追求精神成长,也许形式并不重要,调整好节奏,我们除了努力奋进,也有放松和快乐的权利。此后,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加以论述,如,运动、旅行、看电影等其他的兴趣爱好,这些活动能够让自己有更多的生命体验,拓宽视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生命或生活等等。【参考立意】1.拓宽唯一,拥抱更大的世界。2.放大唯一,且共从容。3.与爱好共舞,让人生从容。【考场佳作】轨道与旷野“我再也跑不动了。”这是日本马拉松神话式的人物圆谷幸吉在公寓自杀时留下的遗言。他把跑步当作自己生命中的唯一,当他跑不动了,连自己存在的意义也开始消解。也许是马拉松的赛道太长,长得让圆谷幸吉看不见赛道之外大片大片的旷野,也看不见生命的雀跃和存在的意义。其实,人生从来不只是一条既定的轨道,脱了轨便万劫不复,人生是旷野,是数不尽的可能性。带上那份漫步旷野的自由和松弛,我们才能探索到一个更为饱和、丰满的人生。也许有人要说,所谓的松弛不过是无所事事、漫不经心的借口。“不疯魔,不成活。”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精益求精、登峰造极。此言不假。可视野的限制和孤注一掷的偏执必将导致过度的偏激和心态的失衡。程蝶衣为不再纯粹的霸王和虞姬自刎,虽凄美动人,终究是不可挽回的悲剧。正因为太过紧崩、太过投入,我们将自身的意义附着在他物之上,连自己也看不清了,才会酿成如此悲剧。所以,《霸王别姬》才会有那句经典的台词:“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适当的松弛可以让我们减少精神的内耗,也更让我们看到“自己”的重要性,不将自己的价值寄托于外物,从而发掘到更为精彩的旅途。女作家玛格丽持▪杜拉斯一改女性作家含蓄温婉的普遍风格,在作品中进行了许多露骨的描写,却仍被无数读者追捧。因为她深知,自己是作家,是编剧,同时也是一个全情投入生活的人——敢变敢恨,敢怒敢言。她并不整日钻研写作技巧,而是用这些岁月去经历,去体验、去爱、去恨。杜拉斯的魅力,正源自于自我本位觉醒后那种不疾不徐、不致倾溢的松弛与自在。她从不定义、从不限制自己的身份与可能性。东亚人的民族心理似乎从来都是紧绷的。我们从小到大都被要求不出差池、不容错误地行在那条既定的人生轨道上,不逾矩、不犯规。这样的压抑让我们的身心得不到完全的舒展。也忽略了许多旅途中的景色。但幸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轨道,走向旷野。近来火爆网络的热词“松弛感”正昭示着人们对人生宽度的挖掘与探寻。但我们仍要谨记,所谓的松弛不是漫无目的地蹉跎岁月,而是以一种包容、自如地状态不断地前进,仍旧心系远方。 正如余华的学生所说的那样,去跳舞吧。去经历,去感受。走出轨道,走向旷野。当你赤着脚看到旷野上初升的红日时,你会感受到它的魅力。【写作借鉴】一、审题立意这篇作文以“轨道与旷野”为题,审题时准确把握了题目的象征意义。作者将“轨道”比喻为传统、预设的人生路径,而“旷野”则象征着自由、无限可能性的生活方式。审题立意明确,紧扣主题,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探讨了个人成长和人生价值的问题。二、布局谋篇1. 引入:文章以圆谷幸吉的遗言作为开篇,巧妙地引出了主题,并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 主体:文章分为几个部分进行论述,先是对“轨道”与“旷野”的象征意义进行阐述,然后分别举例论证两种人生选择的特点和优劣,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呼吁。布局合理,逻辑清晰。3. 结尾:作者以余华学生的话作为结尾,既总结了全文,又提出了具体的行动建议,使文章具有启示性和号召力。三、选材论证1. 选材典型:文章选取的圆谷幸吉、程蝶衣和玛格丽持▪杜拉斯等例子,都是典型且富有代表性的人物,能够很好地支撑作者的论点。2. 论证充分:作者通过对比、举例、引用等多种论证方法,充分阐述了“轨道”与“旷野”两种人生选择的特点和优劣,使论点更加鲜明有力。3. 观点平衡:作者在论证过程中,既指出了“轨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指出了“旷野”的自由和无限可能性,避免了过于偏颇或片面的观点。四、遣词造句语言流畅:文章的语言流畅自然,表达清晰准确,没有冗余和晦涩的词汇。句式多变: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了多种句式,如长句、短句、排比句等,使文章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修辞丰富:文章使用了比喻、对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