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停掉娃的游泳、舞蹈兴趣班,太爽了!二年级后,我狠狠做了断舍离

更新时间:2024-08-28 15:40  浏览量:93

快开学了,神兽马上回笼,妈妈们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有了新的纠结:娃的兴趣班,还要不要续费?

有的娃,见啥爱啥,看到什么兴趣班都想报课试试;

有的娃,兴趣爱好有保质期。过了那股热情劲儿,上课不是肚子痛就是头疼,闹着不想去。

有的娃,兴趣班按时上了,但成绩迟迟不见进步,天赋灵光时有时无,老母亲只能在弃课和坚持的十字路口,举棋不定。

养娃,更像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很难坚定地替孩子做出正确选择。而孩子正是爱玩的年纪,如果你全权交由他自己决定,结局大概率是——他啥都没学会。当妈的,免不了多操心。

话说回来,与其犹豫“该不该放弃孩子的兴趣班”,不如让问题回归最初的原点:“你为什么给娃报兴趣班?”

以下三位妈妈的自述,或许可以给正在犹豫的你,提供可供参考的答案:

想培养一个多才多艺的儿子

我砸了好多钱

@Z Ting 男娃幼小衔接

谁没幻想过自己能有个多才多艺的娃呢?

因为我平时喜欢跳舞,没娃的时候经常往舞室跑,我甚至幻想过将来能跟娃一起上台表演。直到后来,我带他上了个街舞体验班……

好家伙,平时在家手舞足蹈一刻不停的小孩,在课堂上直接“石化”。无论老师怎么引导鼓励,他自岿然不动。

下课我想进去问问孩子的情况,迎面而来的就是他“涕泗横流”的小脸,哭得那叫一个委屈。我都不敢想这半个小时他是怎么捱过来的。

自此之后,我再也不敢提跳舞的事了。

既然跳舞不行,那就换个坐着的?

看他平时在家也爱涂涂画画,我又给他报了个绘画班。一开始是一个温柔年轻的女老师上课,娃学得可起劲了。但续费之后,突然换了个中年男老师,娃上课就变得懒散了。

后续除了控笔能力有所提升,画出来的作品一直平平无奇。加上当时在上幼小衔接的课程,估计是学累了,小小年纪第一次有了“主见”,说:“妈妈,我不想学画画了。”

于是,画画这个兴趣班也结束了。此外,我们还试过小主持人、轮滑等兴趣班,但上课的热情只能维持一个月,后续都不了了之。

娃最近改学篮球了。报班前我跟他再三确认“你是真的喜欢篮球,而不是喜欢篮球教练送的报班玩具?”,得到他的肯定回答后,我才心甘情愿花了这几千大洋。

爸爸周末带他出去打打球,偶尔还放水让他赢,我也在一旁吹彩虹屁,孩子还是很好哄的,现在每周都开开心心地去上课。

我现在已经不图他多才多艺了,只希望他多多运动,身体健康。

不过……前几天我粗算了一笔孩子的账单,兴趣班还有学科早教课程共计大概花了 8w 了!吞金兽果然名副其实!

不说了,努力打工吧!

只要兴趣班够“实用”

娃就不会一无所获

@虾米 女娃二年级

在给娃报兴趣班这件事上,我算是比较注重实用价值的。

报乒乓球,是为了锻炼视力和右手力量;

报舞蹈班,是为了防止驼背,让身姿更挺拔;

报绘画班,是因为学校经常有美术相关的作业,绘画老师能提供指导;

报游泳班,培养娃的逃生技能。

别看我一口气说那么多,我可不鸡娃。游泳只要掌握技能就会停课,舞蹈也是打算学两年就停。

在我看来,“学会”比“学精”更重要,只要学到的技能能对娃的成长提供帮助,就已经是高效报班了。

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娃在学校的课后兴趣班——烹饪课!

我一直很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尤其是做饭这一块,现在的年轻人太依赖外卖了,很伤身体。

娃的学校刚好有门“创意厨房”的课后兴趣班,每周一次。

三年级以下的孩子主要做面食,比如馒头、米糕、面包等等,高年级据说就要学炒菜了。

娃自己听说后也很感兴趣(估计是满足了她平时“过家家”的喜好),我就给她报名了。

学了一年,娃已经能自己揉面、煎蛋、包饺子抄手了。

每次上完课,她都会把自己做的美食拿回家,给我们品尝。谁能想到,当妈七年,就能享用到女儿做的美食了(老母亲欣慰落泪)。

老师偶尔会布置课后作业,全家会陪娃一起做,和孩子一起分析面粉要倒多少水、肉馅要放哪些佐料,一起等一锅饺子热气腾腾地出锅,是特别难忘的亲子时光。

开学就是二年级了,不知道孩子主课成绩会咋样,但至少现在,她学得开心、玩得开心,技能又很实用,这就已经很足够了。

为了磨练娃的性格

我开启了“费妈”之旅

@ming 男娃小升初

我儿子的“语言艺术”兴趣班,已经坚持 6 年了。

孩子幼儿园期间,每年都被老师说内向、不善言谈,看到陌生人就容易害怕。我怕他长大之后越来越胆小内向,在他六岁的时候,给他报了语言艺术的兴趣班。

语言艺术的课范围很广,涵盖了朗诵、主持、演讲、表演。三年级前,每次课后都要录制作业。每天跟他拉锯作业的完成度、录制过程中的无数次NG,都在考验我和孩子的耐心。

后续参加比赛,陪娃背稿子、现场排练,一彩排就要花费一整天时间。费时间、费钱、费妈,但好在娃愿意努力。

从班里的内向小孩,到学校有名的小主持人,孩子只用了两年时间。

三年级,他受邀担任学校的活动主持人。同台的是三个人:一位老师、一个六年级的姐姐,中间夹着一个小小的他。他那天穿着小西装,背挺得直直的,俨然一副成熟小主持人的样子。

中途老师的主持手卡不慎丢失,他主动把手卡让给老师,自己脱稿完成了整场活动的主持播报!台下的领导频频点头表示赞赏,躲在树边默默旁观的老母亲我,也骄傲泪目了。

6 年间,我们也不是没考虑过停课。

之前孩子因为一次比赛输了,产生了挫败感,哭着说不想再学了。我和机构的老师轮番安慰,调整他的状态,后来在一场比赛中,他靠自己的实力拿了第一,才又重获自信。

到了五年级,他的课业越来越繁重,是我主动提说不然先停课,以学习为重。这次倒是孩子坚持说“不”了。他说自己能平衡好兴趣班和主课,他喜欢当小主持人,不想放弃。

从不敢直视他人的内向小孩,到后背笔挺自在大方的自信小孩,我全程见证着他克服自己的羞赧和胆怯,用一次次努力的训练找回自信,成为一个懂坚持、有毅力的小大人。

都说“语言艺术”是大坑,但对我而言,孩子在其间获得的自信和成长,千金难买。

从期待孩子多才多艺,到只希望孩子快乐运动,@Z Ting 学会更松弛地对待孩子的“三分钟热度”。

让兴趣班变得更实用,@虾米 认为兴趣班应该成为孩子未来生活中的一部分。

身在“大坑”兴趣班,@ming见证孩子自身的韧劲茁壮生长,成为心怀热爱的小孩哥。

兴趣班似乎向来是“费钱”、“费时”的“费妈”项目。而“要不要坚持娃的兴趣班?”这个问题,也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

但妈妈们大可放松一些,兴趣班大概率只会成为孩子的兴趣,它能给孩子带去多少影响,取决于孩子是否热爱并享受其中。

在权衡钞能力和孩子的兴趣之后,适当让孩子多尝试一些、多体验一些,未尝不是好事。

不执著于孩子考级的水准,不苛责孩子练习的勤奋度,让兴趣班回归“兴趣”的本质,或许更有助于孩子成长为更快乐的、有所热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