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刃毫厘之间 不负生命重托
更新时间:2024-10-09 08:00 浏览量:86
本文转自:南阳日报
游刃毫厘之间 不负生命重托
—记市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二病区主任徐良
游刃毫厘之间 不负生命重托
—记市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二病区主任徐良
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布加综合征、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血管疾病,一旦出现任何一种病症都将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心血管外科历来是临床医学中风险最高、挑战性最大的学科之一,心血管外科医生手术时犹如在刀尖上跳舞,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二病区主任徐良就是这“刀尖上的舞者”。多年来,他在血管的毫厘之间游刃,用精湛的医术不断创造生命奇迹。
奋战毫厘之间 奋力挽救生命
外科手术中,几乎每场手术都是在与死神较量,徐良就是要用手中的刀,将患者一点点从死神的手中抢夺过来。
在心脏血管外科疾病中,最为凶险的莫过于急性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内膜被撕裂,血液经破口进入到血管壁的中层,形成一个夹层,这时,血管壁只剩下一层薄薄的外膜,在主动脉血流的高压冲击下,一旦破裂就会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患者死亡往往只在瞬间。
2020年的一个晚上,一位62岁的老年患者因胸部突然剧烈疼痛送进了医院。正在值班的徐良检查后心中猛地一沉,这是急性主动脉夹层,从心脏到左腿根部的血管都已受损,随时可能破裂。
生死时速,争分夺秒,紧急手术。深夜时分,医院里上演着一场生命接力赛。
手术从22时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上午9时,共进行了11个小时,仅止血就用了4个小时。徐良用高超的医术,让这位幸运的患者枯木逢春,而当他从手术台上下来时,已然累瘫。
2022年2月的一天,一名60岁左右的患者因腹主动脉瘤破裂被送至市二院,到院时休克,患者随时有猝死可能。急诊送至心脏大血管外科后,护士发现,这么大的手术,患者家属仅带了3万多元。时间就是生命,徐良果断开启绿色通道,进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发现患者血管迂曲畸形,最终耗时3多小时完成手术,患者得救了。
今年8月份的一天早上,市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二病区转来一名特殊的病人,该患者是一名退役的军转干部,早上在院内体检中心体检。在腹部超声检查室里,超声医生发现该患者腹部突起部位有腹主动脉瘤。这是一种极为危险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早上值完夜班已回家的徐良接到紧急电话,立即赶到医院,为其手术。最终,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
刻苦钻研医术 不负患者重托
在徐良心中,“珍视每一次生命相托”从不是一句空话。从医15年来,他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工作理念,精心钻研本专业的前沿发展动态,对手术质量精益求精。他深知每一条血管都连接着生命的律动,每一次手术都是对生命极限的挑战。正是这份对生命的敬畏之心,驱使他不断前行,在医学的征途中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在血管外科领域,徐良医生以其卓越的技术水平和不断创新的精神,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他擅长各类复杂血管疾病的诊治,包括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布加综合征、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尤其在微创介入治疗方面,更是独树一帜。
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因严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面临截肢的风险。患者及家属几乎绝望之际,徐良带领团队进行了详细的病情评估,决定采用先进的腔内介入治疗技术。手术过程中,他凭借精湛的操作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为患者开通了闭塞的血管,不仅避免了截肢的悲剧,更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徐良还积极投身医学科研与教学工作。他积极开展新术式,引用新技术,为推动我市血管外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还积极推行血管手术下沉县级医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血管外科专业人才,为县域医学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送到心血管外科的病人大都是急症、重症,他们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更需要温暖的关怀与鼓励。因此,徐良在接诊后,总是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信心和力量。手术成功后,他更是多次回访,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这份温暖的人文关怀,让患者和家属深受感动,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医者的光辉形象。徐良说,每个生命都值得医生全力以赴。因为病重的患者是把自己的“命”交给你了,作为医者,也必须要用自己的心去认真对待。生命有无限可能,如此,在患者身上才会不断出现生命奇迹,这是生命的活力,更是医生的自豪。
徐良期待那些生命奇迹会不断出现,为此,他也不断努力着。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