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在更多人心中播下美的种子

更新时间:2024-10-09 23:31  浏览量:104

——访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副题)

中国旅游报记者 张玫 李妮玮

在国庆档电影中,“很美很中国”的电影《只此青绿》显得与众不同,一是因为“青绿”IP的耀眼光环,二是因为它没有一句台词,三是因为它在美育方面的诸多探索和实践。从舞剧到电影,出品方对“青绿”寄予了哪些期许?中国旅游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

记者:拍摄电影《只此青绿》的初衷是什么?

景小勇:一方面,我们一直希望我们的舞蹈能实现从舞台艺术到电影艺术的交流与转化,让两者相互借鉴,这是两种艺术门类生产发展中的交流互鉴,也是艺术发展创新的一个规律。《只此青绿》从舞台艺术走向电影艺术,是我们在践行这个规律。另一方面,舞台艺术作品无论是演出还是传播,始终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青绿”现在演了600场,覆盖剧院观众大概也就70多万。对社会广泛认可、市场需求很大的优质剧目,创作者自然希望转化为影音形态,以便更多人更容易触达,这也是艺术传播的需要和规律。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拍摄电影的方式,让更大范围的受众更容易地接触到“青绿”,这符合艺术传播的规律。

以上两方面,是我们把舞剧转化为电影的基本考虑。实际上,在舞剧首演之前的2021年6月,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已经开始和中影相关方面探讨拍摄舞剧电影的构思。经过一年多的探讨,2022年6月项目主创正式进入,双方主创又沟通、探讨、研究了一年,2023年8月正式开拍。到现在其实已有3年多时间。

拍摄舞蹈电影是舞蹈工作者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一个夙愿,“青绿”这部剧让这个夙愿正好实现了,“青绿”以其优质内容把握住了这个机会,用好了这个机会。

记者:您说影片适合各年龄段观众,特别是大中小学生,您希望电影产生怎样的影响?

景小勇:主要是这几方面:一是以艺术讲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观众一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二是通过电影这种大众艺术形式,普及中国艺术、非遗等方面的知识,开展社会美育。三是推进绘画艺术、舞台艺术和电影艺术3个艺术门类之间的交流互鉴。四是用音乐、舞蹈、电影等艺术与传播手段,为中外艺术交流作贡献。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介绍可亲可敬的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

记者: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与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了“扬美育之帆 助文化传承——《只此青绿》中的传统文化之美”特别活动。请谈一谈您对美育的理解、美育对当代人的重要意义;下一步还有哪些这方面的活动?

景小勇: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人们认识美欣赏美评价美,由此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品质,实现更美好的生活。同时,美育滋养人的精神与情感,提升人的全面素质,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激发民族创造力的重要基础。尤其在当代中国,物质文明已有相当基础,大多数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需要关注的重点,美育对于影响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基础性作用。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会通过开展艺术培训和围绕剧目生产运营建立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为相关机构、大中小学生和广大观众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艺术普及和艺术服务,也会通过艺术衍生产品和品牌合作,更多地赋能传统消费品,推进艺术与群众生活的融合,推动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在润物无声中为社会公众接触、感知艺术,提升审美提供服务。

记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也是一种美育活动;作为进行美育教育的不可多得的优质教材,《只此青绿》在促进文旅融合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景小勇:在促进文旅融合方面,“青绿”起到了一些作用。

一是《只此青绿》几百场的各地巡演,出现了很多跨城追剧的情况。很多时候,观看当地演出的观众,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其他城市的。比如在2022年国庆假期,《只此青绿》在成都演出确实带动了当地宾馆住宿等多方面的消费。

二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已经在与域上和美集团落地《只此青绿》驻场文旅演出,我们可能选择不同的地域,以“青绿青旅”为主题进行既有“青绿”元素又有当地旅游特色的文旅驻场演出。

三是我们已经在北京、天津、杭州开辟了“只此青绿”主题生活店,将“青绿”元素和日常消费相结合,为旅游者提供简餐和文创方面的服务,让大家在富有中式美学特色的环境中感受中华文化与当地的旅游特色。

四是《只此青绿》有各类文创产品,其实都可以跟当地的人文资源旅游资源结合,大家在旅游或剧场观剧的过程中把文创带走,也就是把“青绿”的审美带走,把“青绿”所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带走,并且传递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