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万象】它是优雅的“黑面舞者”,也是自带“饭勺”的鸟中大熊猫
更新时间:2024-11-18 11:08 浏览量:61
黑白的配色,简约而优雅。
黑脸琵鹭是鹈形目鹮科琵鹭属鸟类,它们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故而得名。
黑脸是指它们嘴基部到眼周、脑门有一部分裸露的皮肤为黑色,但虹膜却是血红色,十分与众不同。
在繁殖期间,黑脸琵鹭的头后枕部还会长出丝状的淡金色冠羽,前颈至上胸会有淡橙色的颈环。
它们“埋头苦干”的样子颇为讨喜。取食时,会将头在水中左右摆动涉水前行,通过敏锐的触觉过滤和捕获水下的食物,寻找鱼类、虾蟹与无脊椎动物。
黑脸琵鹭喜欢群居,常在海边潮间地带和内陆水域岸边浅水处活动觅食,它们性情安静温和,能够和其它鸟类一起和谐相处。
黑脸琵鹭的分布区域极为狭窄,种群数量也很是稀少,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中位列濒危等级,是全球6种琵鹭中数量最少且唯一濒危的种类,也是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上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后,大量黑脸琵鹭栖息地被破坏。80年代,全球黑脸琵鹭的数量不足300只。90年代中期,随着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栖息地保护的增加,黑脸琵鹭的数量逐渐上升。
终于在1994至2014年,它们从535只增加到2726只。2014到2024年的十年时间,全球黑脸琵鹭数量从2726只增长至6988只。
这一数字既反映了黑脸琵鹭种群积极恢复的态势,也是对过去四十年间所有关心湿地和候鸟保护工作人员成果的肯定。
近年来,随着各项前沿科技技术的发展,在减少对鸟类干扰的前提下,不少科研院所等机构团队应用无人机、高清监控等科技手段,扩大了对鸟类飞行的观测面积,提高了观测数据的科学精准。
天宁生态研发出的基于声纹识别的监测设备,能够实现野外7*24小时全天候的连续工作。具备超1000种鸟类鸣声识别模型库,识别准确程度高达86%以上。
通过先进的噪声过滤和回声消除技术,监测设备能够准确捕捉和识别目标声纹,对野生鸟类进行监测保护,为鸟类保护筑牢屏障与防线。
鸟类种群数量的提高并不意味着保护工作的结束,我们需要持续坚持保护措施,提高保护意识,确保黑脸琵鹭及其他濒危鸟类得以长期生存繁衍。
环境好不好,鸟儿先知道。没有什么比动植物对自然生态环境变化的感知更直观更入微。
关注黑脸琵鹭,关注野生鸟类,推动候鸟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只有人鸟和谐,人类才会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