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项的汇报材料
更新时间:2024-10-12 07:53 浏览量:94
亲爱的朋友们早上好!
今天早上我从睡梦中醒来,朦胧中,突然想起来昨天的会汇报材料里还是有缺项,例如档案工作的进展情况,清醒后就决定顺其自然吧,因为任何工作都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达到完美的,何况新来村里的选调生第一次修改材料就能写出特别标准的汇报材料已经很鼓舞人心了。
从2016年交出党建多数工作开始,除了组织党员参加活动、负责党员发展内页和收缴党费外,我尽量不参与其他“内页”工作,因为我可以帮忙干点活,但是不想影响同事们的工作水平,毕竟每个人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都不相同。
当然,随着两次换届,尤其是2021年换届后,原来的村主任成为“一肩挑”后,我更是要“识时务者为俊杰”,并自我安慰到急流勇退谓之知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默默无闻更适合近几年的发展,因为一旦认真起来,就会在工作中发生冲突,领导者对于工作的态度和我的较真无形中会有矛盾,人到中年的我不想再因为工作把个人关系弄得不亦乐乎,所以我就按照自己给“一肩挑”领导的承诺做,那就是日常工作不耽误,一旦涉及整体利益,领导不出面我也会全力以赴,这是我工作态度和做人的原则。
因为自己及时调整了,几年来,虽然工作中出现好多遗憾和不完美,但是整体而言还是不错的。
从去年开始,镇党委开始召开两委成员参加季度例会,每次都要进行阶段性总结,并由“一肩挑”把书面材料在大会上汇报,每次聆听汇报,我都很注意其他单位的特色和亮点,有好多次想与领导探讨,可是话到嘴边又不想说了,因为我要学会沉默。
直到今年第一季度汇报后,党委书记当场指出某个单位汇报材料不合格时,我才决定按照套路出牌,于是在回去的路上有意的提醒领导,写总结材料时可以让每个人都把自己做的工作总结一下,然后按照要求汇总为好,其实不到一定程度我是不会说的,幸好心细的会计领会了我的意思,于是到了第二个季度总结时,我把自己负责的大部分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出来了,于是在第二季度汇报后,党政主要领导都发现了变化,且不同层面提出亮点,那一刻我的心情很好,因为工作被认可对于工作人员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国庆假期后,时间来到第四季度,在召开第四季度重点工作会议时,要求汇报第三季度的工作,不巧的是,因为农忙,加上时间紧张,在接到总结自己三季度工作的通知后,我在二季度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工作情况进行修改后就发到群里,因为这个季度有好几项活动都已经成为镇区级活动的亮点,自然也给村领导长了脸,其他工作按部就班开展了就可以了。
出乎意料的情况发生了,在领导汇报时,我所负责的十多项工作几乎没提,尤其是几项亮点工作,本来是可以为集体增光的事情,加上同事们汇报的成绩,应该让领导们感受到村干部经过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却成了平淡无奇,甚至是停滞不前。在那个瞬间,我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于是在群里给写材料的美女发出善意的提醒,毕竟她对整体工作进展把握的不全面。写完了,我有点后悔,是不是那个要强的我又要重出江湖了,于是自我安慰——已经这样了,还是默不作声为好。
说来也巧,会议总结时,因为党委书记发现了各村的汇报材料里只有三季度总结没有四季度计划,于是要求回去修改后再上交并留存档案。
事情出现了转机,本来应该高兴,可是不知为什么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把“亮点”忽略不计,这时候会计又善意提醒了领导,“你可以不念,材料上得写”,这句话真的很有分量,也是一语中的,那一刻我什么都明白了,原来领导个人感觉材料写多了读起来太麻烦,殊不知他所谓的麻烦是基层工作人员按部就班、甚至是不断创新的努力,只为了能推动整体发展,也是为了让站在台上汇报时腰板可以挺得更直一些。
后来就是由选调生修改并完善了汇报材料,当我用手机打开材料,粗略的读了一下,就有了春风扑面而来的感觉,不禁感叹“这决对是标准的汇报材料”,说实话这是好几年以来看到的最好的材料,因为它按照镇领导们的要求,详实的汇报了基层工作进展,同时看出了选调生的专业水平,这种感觉只有我自己知道,甚至有了“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
当然,为了让好的更好,毕竟选调生对基层整体工作要求了解的不全面,我还是做了烦人的人,我告诉他关工委工作必须写一下,哪怕是带一句,因为年底验收时有要求,其实今年是基层关工委创“五好”关工委的关键时刻,上次检查材料时明确提出问题了,具体情况并没有给他说太多,因为领导并不太重视,加上他也不了解,所以他无法理解我的心情,对于我来说,已经把许多东西都放下了,还在乎一个季度汇报材料多一句话吗?只是为了年底验收时“有据可查”罢了。
令人安慰的是选调生个人素养很高,几分钟就从不理解到理解了,而且认真把关工委工开展的中秋节和国庆节的活动写进了汇报材料里,当然还有他一开始犹豫不决的保供煤拉运情况,也听了我的建议写进去了,因为对于历史而言,发生的事情就是发生了。
文章写到最后,昨天感觉完美的材料,今天早上由于梦中的在意,发现了“缺项的汇报”,因为从分管档案的领导眼中,基层没开展档案工作,起码是不够重视,否则怎么连日常工作中都没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