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代表团斩获表演项目一等奖
更新时间:2024-11-30 06:50 浏览量:80
■本报记者 占悦
火热的彝族青年踏绳起航、绳花飞舞赢得满堂喝彩。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上,上海代表团《火彝绳花》高难度绳技获得一等奖。上海体育大学花样跳绳队主教练韩耀刚感慨:“彝族、壮族、土家族、布依族、哈尼族等各族运动员团结一心,共同为同一个目标而拼搏。他们的坚持,让这份荣誉闪烁着光芒。”
跳绳是彝族古老而原始的传统体育项目,尤其是彝族火把节上的跳火绳,被誉为“勇敢者的运动”。过去两年里,上海体育大学花样跳绳队多次深入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田野调查,探寻彝族传统跳火绳的文化根源与运动精髓,并融合现代跳绳的创新理念与多元技法,从而创编出《火彝绳花》表演项目。
在过去的3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上,上海用“花样跳绳”征服了现场观众,连续3届蝉联一等奖。上海体育大学总领队张盛介绍,历经磨砺与沉淀,这一项目已成功构建起“以绳为媒,助力各族学生全面成长”的特色育人机制,借助运动会的平台,一批又一批专业精湛的花样跳绳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从云南只身来到上海求学,哈尼族女队员白凌璇在运动中化解了离乡的孤独,与队友们的互动收获了满满归属感。“尽管高强度的训练让身体倍感疲惫,但我不仅熟练掌握了一项运动技能,更收获来自五湖四海、各个民族的队友,大家相互关爱、相互支持,亲如一家。”
来自布依族的李时兴已在跃动跳绳担任培训主管,他是团队中的“三朝元老”,为了这次运动会他毅然回归。“我着迷于各民族队员在交流互动中尽情展示绚丽多彩民族文化的温馨场景。在这里,我深切领悟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
彝族小伙桂红伟还担任本次上海代表团旗手,他表示:“当我高擎团旗步入赛场的那一刻,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无比伟大与温暖力量。”
火彝绳花不夜天。高难度跳绳技巧展现了中华儿女的勇敢和创意,默契十足的配合诠释着各民族同胞的团结精神。如同《火彝绳花》所表达的那样,传统与现代交织融合,既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思想精髓,又彰显现代体育的时尚活力与创新特质,那份拼搏与奋勇响彻民族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