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管理者,向长征学习逆境领导力

更新时间:2024-12-13 09:24  浏览量:59

没有经历过失败的将军,很难真正理解战争。没有经历过逆境的企业,也很难真正理解竞争。组织真正优秀的根基,往往是在逆境之中锤炼出来的。长征中的逆境领导力可以总结为四条:坚定信念,鼓舞士气,同甘共苦,价值驱动。

越是在逆境之中,领导者越没有沮丧的权利;越是处于充满负面信息的环境中,领导者越要给予组织充分的信心。而这一切的前提,在于领导者自己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

土城之战是四渡赤水的开始,没有土城的失败就不会有四渡赤水。土城之战中,红军的阵地在川军的攻势下开始动摇,这时候朱德主动要求上前线。朱德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以身作则,使整个军心士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毛泽东刚上井冈山时,也没有多少带兵打仗的经验。井冈山海拔较高,红军冬天没有冬衣。要解决过冬问题,毛泽东就要带兵下山去打土豪。可是由于那时刚上井冈山不久,毛泽东对地形、老百姓情况、对手情况都不太了解,指挥经验也不够丰富,所以大败而归。撤回到井冈山脚下时,毛泽东身边一度只剩下了三十几个士兵。大家又累又饿又沮丧,坐在路边垂头丧气。这时候毛泽东站起来,说:“现在来站队!我站第一名,请连长喊口令!”

毛泽东的个子比较高,大家以他为基准排成了非常整齐的队伍,唱着军歌回到了井冈山。这样一来,刚刚还濒临解散的队伍,因为领导者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情况得以逆转。

这就是领袖,他能够在组织处于迷茫状态时,以自己内心之火重新燃起大家的希望,充分发挥领导者在关键时候的作用。

逆境领导力的第一条就是:领导者自己一定要有强大、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力。这是一切的前提。

领导者自己拥有了坚定的信念,接下来就要鼓舞士气。士气是一切战略战术的基础。逆境中领导力的核心就是在人们的心中重新燃起对战斗的渴望和对胜利的信心:想打,愿意打,更重要的是相信一定能打赢。

四渡赤水过程中有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娄山关战役。娄山关战役的规模并不大,但为什么具有那么重要的意义?因为长征开始以来,红军一直在失败,急需一场胜利来提振士气,娄山关战役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娄山关战役胜利之后,红军士气大振,对于四渡赤水的完成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士气一定要保持高涨的状态。毛泽东讲:“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必须发扬勇敢战斗、不惜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什么样的部队叫好部队?士气高昂的部队。什么样的军官是好军官?既要会打仗,还要会带兵,而带兵的核心就是鼓舞士气。

这一点在艰苦环境中尤为重要。所谓“兵败如山倒”,背后的原因就是士气的崩溃。因此,鼓舞士气,让团队看到希望,是非常重要的。

同生死、共患难、至死不渝的感觉对于逆境中的团队至关重要。不能期望下属做你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情。要分担下属的苦难,和下属一起战斗。与下属同甘共苦的行动在困境之中比任何语言都重要。

毛泽东在井冈山时,谷不过万石,人不过两千。当地封闭落后,缺医少药,土匪出没,让人感觉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地方。在这么苦的情况下,为什么这支队伍不会溃散?毛泽东给中央的报告里讲:“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

1940年,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也招致日本人的报复和国民党的封锁,所以百团大战之后的一段时间,八路军的根据地特别艰苦。这年冬天,毛泽东特意给各个根据地发了一封电报:“务使全体官兵团结一致……在困难环境中,对待干部要有正确关系。有确实不负责因而不能完成任务者,当然应当加以指责与处分;有因客观困难或能力关系而不能完成任务者,就不应当加以打击。要确记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时的教训,当时因客观困难不能完成任务的干部,很多受了打击而感觉无出路。现在困难增加,要强调干部同生死共患难的精神。”

同甘共苦,就是用自己的行为告诉组织的成员:我们是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一点在逆境中尤其重要。

在逆境中,共同的价值追求所形成的凝聚力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

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了秋收起义。跟南昌起义的正规军不同,秋收起义的部队成员主要是农民。如何稳定这样的队伍,是毛泽东当时面临的最大挑战。

毛泽东在上井冈山之前做了一件事,就是三湾改编。三湾改编的核心,是把支部建在连上。营以上有党委,连里面有支部,班排有小组。每个班十个战士,三四个是党员。

党的组织成为军队组织的核心。只要党组织不散,军队就不会散。

更重要的是,支部建在连上,使得党的理念通过组织下沉的方式来到每个士兵身边,影响到了组织里的每名成员。组织和宣传因此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宣传因为组织而得以落地,组织因为宣传而有了灵魂。共产党由此开始一步一步形成了政治上的巨大优势。

毛泽东后来在井冈山上给中央写的报告中讲:“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今天来看长征中的红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装备极差,每天面临的是生与死的考验,但为什么就是不溃散?

他们都知道为谁而战、为何而战,在逆境中,这是最核心的力量。所以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什么是信念?相信正面的理念一定能实现,这就是信念。

长征其实是一个经典的逆境突围案例。我们从长征这个案例中能够学到什么呢?平时组织都会有惰性、有惯性,逆境会逼着组织去脱胎换骨。逆境会让你看出谁是真正的骨干,谁只是你暂时的同路人;逆境会让你真正认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更重要的是,逆境迫使你升级自己的竞争优势,拉开跟对手的距离,杀出一条血路来。

经历了这样的逆境,你会发现,你可以走以前根本不敢走的路,打以前根本不敢打的仗,下以前根本不敢下的决心,取得以前根本不敢取得的胜利。如果把长征的精神灌输到你的团队中,你就拥有了一支铁的队伍;把长征精神灌输到你自己身上,你就是一名优秀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