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红极一时的“白毛女”石钟琴,时隔多年,如今过得如何?
更新时间:2024-09-02 18:09 浏览量:96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
文I星星要发财
编辑I星星要发财
提起石钟琴这个名字,大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个飘逸的身姿,化作一朵盛开的白色梅花在舞台上穿梭翩翩。她就是上世纪70年代风靡一时的芭蕾舞明星,凭借一出《白毛女》电影红极一时,被冠以"白毛女"的美名。
而在这个闪亮的外表背后,却往往被人忽视了她从底层百转千回的摸爬滚打。作为一个出身普通工人家庭的女孩,石钟琴从15岁进入上海舞蹈学校开始学习芭蕾舞,就已经算是"年纪较大"了。
"那会儿每天都要练习几个小时的基本功,腿、腰、背、手臂,从头到脚无一不用,简直是身心俱疲。"石钟琴回忆说,"压腿的时候最难熬,几乎每次都是痛不欲生,但没有这个'基础'可就前途渺渺了。"
在漫长的基础训练阶段,石钟琴从未产生半点气馁之心。放学后她必去练习室待上一两个小时,冬天也要穿着单薄的练功服坚持训练。就这样,在艰苦的日复一日中,她的梦想逐渐在心中生根发芽。
1965年,石钟琴毕业后留在上海舞蹈学校任职演员。那几年她都只能在舞台上跑一些小龙套,角色虽小但她却毫不气馁,把每一次的演出都当成是积累经验的机会。
就这样,石钟琴连续6年一直在龙套小角色间打转转,眼看着同届的学妹学长们纷纷成为舞台上的主角。大家私下里也曾劝说她"舞好多年了,不如考虑改行"。但她也明白,作为一个比较"年纪大"的学生,如要在芭蕾舞这条路上有所建树,就必须耐得住寂寞和委屈。
终于,在1969年石钟琴等来了她人生的大转折。那一年,正在排演芭蕾舞剧《白毛女》,原定出演白毛女一角的顾侠美因为身体原因暂时无法登台,石钟琴就这样被临时补上,开始饰演这个让她走红艺坛的角色。
起初她只是在某些场景中替身出演,但就是这短短几分钟的亮相感动了观众,大家纷纷疯狂打赌"这哪里是替身,分明就是未来的白毛女"。果不其然,不久后石钟琴就被最终确定为这出芭蕾舞剧的女主角,从此和"白毛女"这个角色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一炮而红,1970年芭蕾舞电影《白毛女》上映,石钟琴在银幕上出色的表演给了观众深刻印象,使她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大家纷纷送给她"白毛女"这个亲切的绰号,仿佛她就是从梦中走出来的那个纯洁善良的姑娘。
此后,石钟琴作为中国芭蕾舞明星代表,随上海芭蕾舞团先后在1972年和1977年两度出访日本和法国,给外国观众带去了别样的中国文化风情,也将中国芭蕾舞推向了世界舞台。法国著名芭蕾舞家让-皮埃尔·波纳尔曾高度赞扬石钟琴"高超的舞技,出色的演绎力,完美诠释了中国芭蕾舞的精髓"。
艺术成就虽然辉煌,但个人生活却是一路坎坷。按照舞团的规定,32岁前不得结婚。所以等到32岁时,石钟琴才终于与心仪多年的摄影师张元民结为伙伴,未过多久他们就添了个可爱的儿子张晶磊。
作为当时叱咤风云的大明星,家庭生活对于石钟琴而言也是种奢侈。子女的出生让她不得不在一段时间内脱离舞台,但没多久她就又卷土重来,拿起蓝色短裙和丝袜,重新在舞台上展现芭蕾舞的独特魅力。
【永垂不朽】石钟琴就这样矢志不渝地投身于芭蕾舞事业,直到1997年52岁才最终谢幕。在这漫长的舞台生涯中,除了《白毛女》,她还成功塑造了《天鹅湖》中的白天鹅、《吉赛尔》中的吉赛尔以及《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中的库尔什德等一系列经典角色。
每当重温她年轻时的舞台表演,观众们都会被她投入专注、精湛高超的舞技深深折服。很多人评价说,"石钟琴能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完全展现在脸部表情和身体语言上,令人联想到当年她为塑造'白毛女'一角时,曾连续三个月住在乡下,了解农村生活,对那个年代女性形象有着独到的理解"。
正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让石钟琴将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淋漓尽致、恰如其分,给观众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后人更是美誉她为"中国芭蕾舞艺术的最后一块璀璨明珠"。
虽然芭蕾舞生涯辉煌灿烂,但到了52岁的石钟琴也难免身体力衰,只得黯然从舞台上谢幕。但她并没有就此离开自己挚爱的芭蕾世界,而是毅然转为教师,执起教鞭在远东芭蕾舞艺术学校任教,传承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技艺精髓。
从小小年纪追随梦想、挥洒汗水,到步入中年却仍孜孜不倦,直到耄耋之年仍不忘回馈后辈,石钟琴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坚韧、专注和勇气。她那满怀对艺术的赤诚之心,注定将在芭蕾舞这个小小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世不灭。
作为一代芭蕾舞艺术家的巅峰人物,石钟琴毫无疑问将被载入史册,成为激励无数艺术追梦者的一面耀眼明镜。一路走来,她用执着和勇气书写了自己的人生篇章,将平凡与辉煌相互融合,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芭蕾艺术篇章。
【接力未来】如今,石钟琴已经离开了人世,但她对芭蕾舞事业的贡献却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正如她生前最后的一次公开演出时所说:"我虽将退出舞台,但舞蹈永远不会从我的生命中离开。因为舞蹈是一种艺术,是无法磨灭的激情,我将把它传承给下一代。"
果不其然,在退休后的10年里,石钟琴一直奋战在远东芭蕾舞艺术学校的讲台上,将自己半个多世纪的芭蕾舞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她虽然年事已高,但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如临深谙,对每一个动作都要亲自纠正一遍,丝毫不马虎。
也正是在她的悉心教导下,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芭蕾舞人才,其中不乏后来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的舞者。从她手中接过的接力棒最终被一代代人延续下去,让芭蕾舞这朵夺目的艺术之花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出越来越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