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96岁的奶奶说对面山上有人在跳舞,父亲嚎啕大哭,三天后她就走了

更新时间:2024-12-27 11:06  浏览量:33

我出生于湖南西部的一个大山里,村里大概两三百户人家,住的不集中,分散在各个山头。

老公第一次去我家时说他就想到了水浒传。

我不解。

老公笑答:“占山为王。”

村子里最远的两户人家,单趟大概要走五六个小时才能碰到面。

以前交通不发达,村里连电都没通,更别说电话这样高级的玩意儿了,传达信息都靠人传人,相互带信。

那时候我爷爷是村里的村支书,有一次政府临时组织各大队村支书开会,就托人捎信给我爷爷。

这信就你带给我,我带给你,等传到我爷爷那里的时候,本来是说叫他去乡镇府开会,被别人传成了:去乡政府带上装备。

爷爷接到这个信后,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情,叫他带上装备去乡政府。

那是解放初期,很多坏人还隐匿在群众中间,伺机搞破坏,乡里也经常提醒民众,要提高警惕。

领导让带上装备,那肯定是发现坏人了,这个坏人在哪里呢?是在自己身边,还是已经被捉拿归案了呢?

可惜当时通信又不发达,他也没法找人求证,更不敢将这么敏感的话题随便去问身边人。

奶奶说爷爷那天晚上辗转难眠,一晚上都没合眼,凌晨三点多钟,他就起床洗漱好,揣上奶奶给他炕的三个糯米粑粑,拿上火铳就出门了。

山里野兽比较多,火铳本来是用来护村的,这也是村里唯一的最先进的装备,怕走大路太显眼,遇到坏人,那天爷爷是趁着月亮地里走的小路,连火把也没敢点。

就这样当他天亮以后,头顶露珠,紧张兮兮的走进乡镇府的大门后,工作人员看他背着火铳,也是一头雾水。

沟通之后才发现闹了乌龙,传错了话。

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们那里是少数民族,我们村主要是苗族和土家族,我们家是苗族,其实到我们这代大部分都汉化了,除了户口本上显示的民族不一样以外,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穿戴都跟汉族一样。

但我奶奶生活习俗还保留着苗族的一些特色,冬天喜欢用一条长长的黑色毛巾把头包起来。

衣服扣子是扣在左半边腋窝下的,而且奶奶的衣服基本上就是灰色,蓝色或黑色的棉布,她不买花布料做衣服,这种服饰在市面上也难买到,都是买的布送到老裁缝那里去做。

裤子是从上到下看起来一样宽,裤脚也是那种很宽松的,腰上没有皮带扣,也没有松紧带,就靠一根布带子绑起来。

奶奶喜欢吃腌菜,也喜欢做腌菜,腌辣椒,腌萝卜,腌鱼,腌鸡,腌猪肉,好像在奶奶眼里就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腌制的。

奶奶性开朗随和,整天乐呵呵的,不管遇到多大的事,好事或是坏事,她都从不生气,或是焦虑。

她总说遇山翻山,遇水涉水,尽力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天大的事都会过去的。

我奶奶的婆婆也就是我的老奶奶到老年的时候总觉得口苦,想喝点甜的,那个时候是计划经济时代,买糖要糖票。

奶奶说没有糖票,但老奶奶又吵着想喝甜的,她就接连几天做夜工打了几十双草鞋,第二天背到城里去卖草鞋。

城里有卖糖水的,两分钱一杯,奶奶就用卖草鞋得来的钱,在糖水铺上买了几杯糖水,装到她从家里带来的瓶子里,带回去给老奶奶喝。

有了甜甜的糖水喝,老奶奶高兴的像个孩子,直夸奶奶人好,心善,说她一定会有好报。

好人有好报,心怀善念的人也总是会得到上天特意的关照。

有一年冬天我们家炭窑上面的竹盖子着火了。

竹竿子是烧炭时留的一个通风口,等炭烧好就在竹盖子上抹上泥巴,将整个窑封住,使炭窑保持缺氧状态,木炭就烧制成功了。

那天不知道是因为火大了,还是柴火堆多了,竟然把炭窑上面的竹盖子给引燃了,正好当时奶奶去挑水,路过炭窑。

她赶紧放下水桶,走上前去将竹盖子上的明火用脚都给踩灭了。

回到家里,她跟爷爷说起这事,爷爷狠狠的把她吼了一顿,说你真是命大,说那竹盖下面没有支撑,要是竹盖子下面烧穿了,人站上去,万一掉下去,那就直接火化了。

爷爷赶紧就去太阳那边,等他过去的时候前后不过十几分钟,那个竹盖子已经完全烧掉,掉进炭窑里了,奶奶看到这一幕,直感后怕,庆幸自己真是命大,幸好自己瘦小,要是稍微胖点的人刚才站上去肯定掉下去了。

这种危险的事情还不止一件,一次奶奶去放牛,那头牛不知咋的,突然发疯往前跑,奶奶赶紧去拽牛绳,人哪能拽过牛,牛左甩右甩的,一下子把奶奶甩到沟里去了。

当就把奶奶给摔晕了,天黑了,奶奶还没回家,那头发疯的牛倒是回去了。

这下把家里人给急死了,爷爷赶紧带着父亲打着火把满山遍野的去找,最终在山沟里找到了已经醒过来却动弹不得的奶奶。

爷爷还以为奶奶摔坏掉了,后来在床上躺了一个星期又活蹦乱跳的了。

这样逢凶化吉的故事还有很多,村里人都说奶奶是福大命大。

奶奶命大,倒是真的说她福大,也算不上享福。

虽然后来日子过好了,不愁吃不愁穿的,但奶奶这一生勤劳惯了,她80多岁,还自己挖地种菜卖菜。

我们都劝她别干了,休息一下,她就是不听。

她说人这一生就是这样,能站着就不能坐着,能坐着就不能躺着,能干活就不能闲着,人睡懒,苗睡反。

她说起话来总是一套一套的,语言简单质朴,但似乎又很有道理。

90多岁了,她还上山捡干柴,一手拄着拐棍,一边夹着一捆干柴,一点一点往家拖。

94岁那年冬天,她已灯枯油竭,说话没了底气,多走几步就开始喘气了,医生不建议吃药,也不建议打针,说奶奶已经自然老去,器官老化,尽量让她开心就好。

当时医生预估她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奶奶一如既往坚持着每天早早起床,有规律的吃饭,晚上按时睡觉。

三个月很快过去,春暖花开,奶奶的气色似乎越来越好了,她又能颤颤巍巍的到处转悠,帮着母亲做饭捡柴火。

当初医生说的三个月时间,转眼就过去了一年

第二年过完春节,奶奶的瞌睡越来越多了,有时坐在那里就睡着了。

我们都让她在床上躺着舒服一些,奶奶不肯。她总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睡习惯了就不想起床了。

又一年春暖花开,但奶奶却再也没好起来,只能偶尔住着双拐在院子里转一圈了,大部分时间她都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打瞌睡。

有一天,奶奶突然跟我们说对面山上好多人在跳舞。

我们问是谁在那里跳舞?

奶奶说是一群年轻人,长的白白胖胖的,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还说要来接她。

奶奶说她不想去。

我们都没在意,以为只是奶奶做的一个梦。

父亲却躲在房间里嚎啕大哭,他说奶奶的日子不多了,要走了。

一语成谶,三天后早上六点钟,奶奶再没准时起床,父亲靠坐在床头将她抱在怀里,喊了几声娘,奶奶都没有回应,嘴里只有出气,没有呼气。

父亲泪如雨下,半个小时以后,奶奶就在父亲的怀里安详的离去了。

那年奶奶96岁高龄,从始至终,她都没卧床过一天。

她这一生从烽火连天的岁月中走来,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她总是不急不躁,心怀感恩;面对生活的风雨,从未退缩。

我问父亲怎么算准奶奶这几天就会离去,父亲说当年他奶奶死之前也说山上好多人要来接她,几天后也走了。

也有老人说,这是菩萨派童男善女来接她了,虽然我知道只是一个美丽的愿景,安慰我们罢了,但我仍然希望在另一个世界里,菩萨真的派童男善女接走了奶奶,这样奶奶在那个世界里也不会感到孤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