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火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它们的“千里眼”
更新时间:2025-01-11 13:26 浏览量:20
在阳光明媚的洛杉矶,一场噩梦悄然降临。干燥山林中的星星之火瞬间燎原,大火张牙舞爪地吞噬着大片森林和人们的美好家园。居住在周边的人们惊慌失措,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房屋被火海包围吞噬,熟悉的街道和美丽的景色在顷刻间化为乌有。人们望着自家被烧毁的房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曾经温馨的家过火处只剩下残垣断壁……
1月7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洛杉矶县沿海社区帕西菲克帕利塞兹,野火吞噬房屋。新华社发(邱晨摄)
加州山火,焚风“作祟”
加州为何屡屡遭受山火的侵袭?这背后的罪魁祸首之一便是当地独特的圣塔安娜风,也称为“焚风”。每年10月至次年春季,焚风都会如期而至。它就像一个超级大风扇从内陆高地奔腾而来,在翻山越岭的过程中,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变得又干又热,经过的每一颗植被、树木和枯草变得异常干燥,一触即燃。而且由于风力强劲,一旦点燃,顷刻间火势就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开来,消防扑救工作难上加难,当地居民防不胜防。
卫星“慧眼” 密切监控
科技时代,有个厉害的看火灾“法宝”能盯着地面火情变化,那就是天上的卫星!特大火灾时,人到现场查看火情可谓非常困难,因为视野有限,想搞清楚火势往哪儿蔓延也不容易。可卫星就不一样啦,它站在浩瀚太空像个“瞭望大神”,从宏观角度把火灾全貌看得清清楚楚呢。
每有火灾发生,中国气象部门会立即让静止气象卫星出马,对火情进行连续动态监测,获取火场在哪儿、明火面积怎么变化等情况,对火场的各种状况来个动态大追踪。为了看得更细致,还会综合作用极轨气象卫星、高分一号、高分四号、哨兵二号等卫星资料都综合监测,通过多种方式给相关部门和指挥灭火部门传递火情信息。
那卫星到底是怎么发现林火的呢?这里面可是藏着大学问!地表上东西温度升高或者烧起来的时候,会往外释放能量,就像一个个小信号源在喊“我这儿有情况”,这些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跑出去。咱们人眼能看到的可见光只是一小部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藏在那些看不见的光里。
气象卫星身上带着好多厉害的“法宝”,像多通道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高分辨率红外分光计、微波辐射计等等,它们就像一个个敏锐的小侦探,能接收和测量地球、大气层发出来的各种光的辐射、反射情况,然后传回地面。地面的工作人员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定位定标处理及应用产品制作,就能生成大家能看懂的图像资料。
加州山火的卫星图像。作者供图
火灾释放能量有自己的特点,地面温度在常态下相对稳定,可一旦草木、林木等烧起来,温度蹭蹭上涨,火焰温度更是高得吓人,能达到727摄氏度以上呢。这么大的温度差,就像个明显的“记号”,一下子被卫星锁定,立马就能捕捉到这个能量异常的热点。
不过呢,不同的卫星也各有长短呀。像风云系列里的静止气象卫星,它离地球有35800公里远,和地球自转同步,就像一直静静地守着地球上上空的某个地方持续监测。而极轨气象卫星离地球则近一些,大概800公里左右,看得清楚些,可没办法一直盯着同一个地方。于是它们俩呀,就在时间和空间上互相配合,就像一对好搭档,一起完成这监测林火的高难度任务呢。
早在1987年大兴安岭那场可怕的火灾里,当时飞机和瞭望哨都没辙了,气象卫星作为唯一的“千里眼”首先发现了热源目标,清楚地显示出火灾位置、范围、强度,并把信息传给灭火一线,直到大火被扑灭。其实卫星监测林火可不光是看看火在哪儿,还能知道火势大小、明火面积咋变化、过火面积这些重要情况,对评估火灾损失、制定防火方案、安排护林计划都特别有用。
天灾背后,气候警钟
频繁发生的山火是大自然给我们敲响的气候警钟。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地球的气候系统就像一个被打乱节奏的乐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气温升高导致大气环流异常,降水分布也变得不均匀,很多地方干旱的时间变长了。干燥的气候让森林里的植被更容易燃烧,为山火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而且温暖的气候还可能引发更多的雷电天气,雷电击中树木,也有可能引发火灾。山火燃烧又会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形成了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这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保护地球的气候环境已经刻不容缓,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多这样的天灾。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小心呵护我们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同时,我们也要依靠科技的力量,不断完善卫星监测系统,让它更加精准地为我们预警火灾。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我们的绿色家园少遭受山火的肆虐,才能迸发勃勃生机。
✦
•
✦
又到一年订阅季
科普在身边·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