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步步增寿与岁岁减负

更新时间:2025-01-19 21:44  浏览量:12

步步增寿与岁岁减负

周天增

退休之后,健康成了各种聚会的主要话题。就在两个星期前的一次大学同学聚会上,大家分别谈起了各自的健身方法和体会:班长说每个星期游两到三次泳,这种全身性运动别看运动量大,游后很轻松,还推他当了老年泳协的头儿。连同学说每周跳两次民族舞,健身加健美,她年轻上学时身材就很苗条,迷得一刘姓同学五迷三道的,现在身条也很好看。武同学主要练小楷,他说写字就是练气功,我的一篇八千多字的散文,他硬是一字一字地誊下来,很是工整、俊秀,还装订成线装小册子。轮到我了我说,你们的健身太贵族化,我是平民化的万步走,“八千步,九千步,一万步,步步增寿;七十岁,八十岁,一百岁,岁岁减负”,已坚持了二十二年。这个健身诀引发了大家的兴趣,认为简便而易行,经济而有效,但关键是能不能坚持下来,一天不落?万步走下来得一两个小时,是不是单调,乏味?……同学们发出一系列疑问。

能!一年四季,天天不落;下雨下雪,一天不缺;白天不够,晚上来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天天都是好时节。你看,春天里,万物复苏,漫步在绿意盎然的小径上,耳畔传来鸟儿的歌唱,心灵是不是也得到了复苏和滋养。夏日里,阳光热烈,走在林荫道上,斑驳光影映在脸上,荷花盛开看在眼里,蝉鸣声声响在耳旁,一身汗水加快了全身的新陈代谢。秋高气爽,“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五彩斑斓的秋色让人陶醉,脚下的落叶沙沙作响,让人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白雪皑皑,踏雪中能感觉到脚下的柔软,抬望眼树枝上挂满了晶莹的冰凌,心灵得到了洗礼,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更好的感受是在雨雪中散步,但是雪太稀缺了,原以为北京的雪多于济南,其实不然,入冬后济南已下了一场中雪,北京到现在也就是飘了一次雪花。以前只要看到下雪了,既使是半夜也要出去踩雪观雪,看到漫天飘舞的雪花和身后留下的脚印,那真是一种奢侈的享受,“独往独来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 雨,不管是大雨中雨还是小雨,一年总是要下几十场。只要是下雨,马上放下手中的活儿,拿起雨伞冲入雨中。淅淅沥沥的小雨,散起步来特别愉悦,像一首歌唱的那样,我时常漫步在小雨里,在小雨中寻觅,小雨像一首飘逸的小诗,萦绕在我心里。雷雨交加的暴雨,豆大的雨点砸在伞上震耳欲聋,雨伞会形成一圈水帘,我同样在雨中穿行,风雨雷电任随它,踏水而行兴致发,直到烟消雨霁,往往生发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慨!这种恶劣天气都能坚持下来,365天岂能漏下一天!这样算下来,每天万步可达6·5公里,一年2373公里,22年达52195 公里。

以上是不是一个"万步走+"观美赏景的模式?是不是解除了万步走单调、枯燥的疑惑?其实还更多的”万步走+"。如万步走+光合作用,就是边走边享受日光浴,万物生长靠太阳,人的补钙靠阳光。人过四十以后体钙开始流失,就需要通过每天20至30分钟的阳光沐浴,增加维生素D在体内的吸收,减少钙流失,增强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和骨折的机率。我的万步走就始于45岁例行体检骨密度指标的降低。

万步走+唱歌背词,我在济南、北京均参加了合唱团,唱老歌需要复习,新歌需要背词记谱,仅靠排练的两个小时是不够的,万步走是绝佳的机会,边走边唱,用不了两天,一首新歌就学会了。这个办法我屡试不爽。

万是走+文章构思,原来写公文,后来写新闻,现在写散文,我都习惯于万步走中构思、想题目、打腹稿。习惯成自然,一开始迈步,灵感就开始萌动,文思就开始涌流,多半个小时,标题、框架、风格就酝酿的差不多了。

万步走+觅旧游新,上个星期五先乘公交到积水潭,然后沿着西侧走到西四。这一段是上学时走得最多、最熟的一条长街,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必须细细地重温一下。先到了新街口两个书店,路北的新华书店已经关门,路南的古旧书店仍然营业,当年在这里买了二三十本旧书,便宜啊!门头仍然是哪个门头,书架仍然是那个书架,熟悉而亲切。但不能久留,转了一圈便继续赶路,广济寺、平安里、正阳书局、万松老人塔、地质博物馆、西四、灵境胡同。累了,又乘公交直达前门,欲进天安门广场,到了第三个关卡说是没预约,不能进,只能怏怏而返。这一趟下来,呵,一万五千步。

万步走+顿悟创新。在这里,必须抬出大人物了,因为我没什么顿悟,更没什么创新。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在构思他的大部头作品时,常常在自己的庄园、附近的树林、村庄里散步,有机会还同农夫一起散步,然后向家人津津有味地讲述他在散步中遇到的趣闻乐事。发明听诊器的法国医生拉埃内克,是在散步中发现几个孩子在玩一种游戏,转了一圈后发现孩子们仍乐此不疲,一根儿长长的木棍儿,一端用手弹击,另一端听木棍传出的咚咚的声音。医生也听了听,触发了灵感,就用一张纸卷成桶,放在病人心脏和肺脏处听其声音,结果心跳和呼吸的声音清楚地传进耳朵里,几经改进,世界上最早的听诊器诞生了。还有国人比较熟悉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南昌踩出的"小平之路",这是邓小平从住处到工厂上班的一条土路,他每天要在这条小路上走两趟。去时是20分钟,来时还是20分钟,整整3年,邓小平就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地思索。后来,他奉召回京,南昌永远留下了这条红土小路。而这之后,中国又开始了新的长征,走出了一条改革开放、令全世界震惊的大道。

万步走是一个口语化、概括性的说法,走的过程中,既可以散步、漫步、踱步、徐步、款步,也可以大步、健步、疾步、跑步。我的观点和经验是:随心所欲,因地制宜;愿快则快,愿慢则慢;步距不一,快慢交替;快能承受,慢能忍受;微汗为好,不累为度。我称其为“随意说"。古代魏普士人就流行一种"疾行缓步",一会走得很快,一会迈着四方步,加上一身宽松的衣服,走起路来疾徐适度,宽衣博带,飘飘然像神仙一样,显示出一种高士的风度,后人把这种步态与纵酒、清谈统称为魏晋风度。我散步一般不带同伴,只带影子,这样轻灵自由,倘使途中有一片盛开的花丛或一辆闪过的豪车,都可以随时停下来关注、欣赏。有一次,三岁的孙女捉到了一只蜗牛,我说送给我吧,我牵着它去散步,“它走得太慢”,孙女不给。蜗牛也是牛啊!我逗她。

还有一种"三变量"说,一是步频,即一个单位时间走多少步,一分钟一般是100步至160步,可以恒定,鼓励递进,达到促进心肺功能的目的。原卫生部首席健康专家万承奎教授主张,每分钟130步,心跳120次为宜,过犹不及。二是步距,最佳的步距是自然步距再多向前迈出半个脚掌,一般自然步距是50至60厘米,再多出5至10厘米,这样肌肉的参与量就会加大。三是步量,可以从少到多,然后达到恒定状态,就像开头说的,我就是从7千步到8千步,现在稳定在1万步。还有人继续增加,那就因人而异了,日行15000步,只要能适应、能坚持,也未尝不可。这个“三变量说”鼓励递增,直到不能承受为止。

现在走路健身蔚然成风,散步即散心,健步即健身,公园、河边、草地、沙滩、广场、野外、小区里、马路边…到处都是健身的人们,并已由老年人扩大到中壮年人,因为都感受到了它的便捷与功效,作为一种有氧运动,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能改善心脑血管功能,有效降低"三高",预防或推迟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作为一种低冲击性运动,有利于增强骨骼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延缓骨骼衰老;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积聚生命的能量,预防常见病、传染病的发病。所以, 不少名人说:“散步是我最好的医生”。

显尔易见,万步走可以健身,可以增寿,“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能否达到这个目标,可以“走着瞧”。因为健康长寿是多因一果,是遗传、运动、饮食、心理、环境、生活方式、医疗保健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岁岁减负也是显而易见的,最直接的可以减肥胖之负,减精神压力之负,还可以与其他因素叠加,减病痛之负,减失能之负,减卧床之负,减插管之负,减家人之负,减社会之负,使人们能有质量地活着,健康地长寿。至于能减多大的负,亦可以“减着看”。

可以相信,增寿与减负都可以从万步走做起,都可以从万步走中受益!

2024.12.27草于北京西三旗

标签: 散步 步走 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