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光华,巳巳如意!复旦2025年新春团拜会上演
更新时间:2025-01-19 21:39 浏览量:14
灵蛇起舞迎新岁
迎春纳福之际
复旦师生相聚一堂
共迎乙巳蛇年的到来
今天(1月19日)上午
二〇二五年复旦大学新春团拜会
在学校光华楼举行
200余名师生代表共迎蛇年新春
哲学学院教授郑召利、新闻学院副教授邢梦莹
担任团拜会主持人
活动现场,年味弥漫
灯笼高悬,花团锦簇
对联与窗花点缀
一声声新春问候传递温暖
现场师生畅叙情谊、共话发展
满怀期待展望新的一年
欢快的旋律
动感的节奏
由复旦大学学生舞蹈团带来的开场舞
以活力四射的表演点燃全场
今年,复旦将迎来120周年校庆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
面对“强国建设、高校何为”的时代命题
复旦坚持守正创新
激发出“打头阵、当尖兵”的力量
主题视频《守正创新 长歌奋进》
展现了复旦大学2024年的
乐高思维、创新成果和奋进精神
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吉祥、神秘的意义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之一
“蛇的生存智慧对中国古人有很大的启发。”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陈尚君
带来主题分享《乙巳说蛇》
讲述了《山海经》《孙子兵法》《大观本草》等
经典著作中有关蛇的记载
探讨了“蛇”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
文化意趣和历史传承
“百二十年写华章,金蛇狂舞庆辉煌。
文理医工齐努力,老中青幼共康庄。”
陈尚君还为乙巳蛇年赋诗一首
期待复旦各学科在新的一年齐头并进
在合作中激发更多创新火花
书画数字化生成应用服务文化
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筹)主任、
复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金城
使用“书画数字化生成—马良大模型”
在现场对蛇进行绘画创作
带来一场文学与AI的双向奔赴
魔术表演惊喜连连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院长赵东元
从魔术箱中走出
为师生们送上新年祝福
他寄语学生
“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不怕失败
总有一天能做出创新性的成果”
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研发的
“光华一号”人形机器人
作为魔术搭档走上舞台
和相辉学堂2024级本科生李添意共同带来表演
精湛的技艺和巧妙的设置
赢得场内观众连连掌声
2024年复旦发射了三颗星——
复旦信息星、复旦一号(澜湄未来星)、复遥号
在武术互动节目《云宫迅音》环节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迟楠介绍了
三颗星的幕后
“位于江湾校区的
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天线系统
可以将数据传到机房,
供科学家们进行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
参演武术节目的8个孩子
董昕杨、唐一然、熊栎、马珞芊、
吴骏豪、火从周、汪乐城、刘肖航
都是“复二代”
体育教学部教师孔繁辉带领
这支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晨风武术队
为大家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刚柔并济的武术动作伴随悠扬的音乐
展现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
“日新之谓盛德”
哲学学院法国籍教授魏明德
用中文介绍他最新创作的国画作品
并以此寄语学校新一年的发展
“对新年的期盼,
正是对希望的希望,
是迎接力量的力量”
物理学系意大利籍教授安东尼诺·马西亚诺
和留学生代表带来越剧《红楼梦》选段
流利的中文唱腔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赢得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在朗诵《牢记嘱托 情牵山海》中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的队员们
传递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意
三十年间
这群“行走在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
将复旦上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最基层
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39个县,77所医院
走过35万公里
服务群众12万余人次
在行走祖国大地、为民志愿服务的过程中
他们也受到了教育、收获了成长
过去一年,学校坚持“乙方心态”
完善“师生有所呼,学校必有应”长效机制
推开隔阂复旦共同体的扇扇“小门”
活动现场
师生共同推开生肖之门
人事处、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总务处
分享“推门”工作经验
共同迎接新的一年
“定居”江湾校区月湖的天鹅“小黑夫妇”
日前孵蛋成功
6只可爱的天鹅小崽
成为复旦新一代“校园萌宠”
在舞蹈《孵蛋迎春》中
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教师黄顶顶、
兰生复旦学生彭书琪
和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学生
以灵动的芭蕾舞演绎
展现天鹅俏皮可爱的步态身姿
迎接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新春佳节
在欢快和谐的氛围中
机关合唱团和复旦大学学生合唱团
带来合唱《爱在复旦》
用歌声传递对学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校长金力
在热烈的掌声中登台
为复旦人送上新春祝福
校领导班子成员
学校老领导,专家学者代表
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出席新春团拜会
参加团拜会的还有
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负责人
各院系、科研机构
各部处、各单位的师生员工代表
长歌奋进双甲子
旦复旦兮弘光华
团拜会收尾
师生们共同合影留念
定格幸福时光
组稿|校融媒体中心
文字|丁超逸、汪蒙琪
摄影|戚心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