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曲靖五张名片丨师宗:独特民俗闹新春 非遗传承年味浓

更新时间:2025-02-02 12:28  浏览量:4

曲靖融媒讯(特约记者 袁燕坤 窦盛根 通讯员 金双存)大年初一一大早,师宗县雄壁镇堵杂村一群彝族小伙和男童,沿着羊肠小道,选择一处密林扮演“神猴”。几十个年长的村民,将事先采摘来的一种藤草绑在他们身上,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最后戴上预先制作好的木制面具。“神猴”们捆绑完毕后,便欢呼雀跃,手舞足蹈地跳跃着下山,向村里进发。此时,穿着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早已不约而同地来到村口敲锣打鼓、放鞭炮迎接“神猴”的到来。

“神猴”进村后,在村民的簇拥下来到村里的文化广场与村民、游客耍闹嬉笑,人“猴”共娱。“神猴”们登上舞台,把糖果撒向观众,寓意生活甜甜蜜蜜。

游客李志难掩心中的喜悦说:“我是从浙江过来的,春节带家人来体验非遗‘绑神猴’,感觉特别有意思,这是不一样的年味,希望这样的活动继续传扬下去,让更多的人体验非遗的魅力。”

舞台表演结束后,“神猴”们便分组到村中各家各户登门拜访送去祝福。

“‘绑神猴’是我们彝族群众春节最重要的活动,这项习俗我们代代相传,已有上百年历史。希望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安康。”师宗县雄壁镇堵杂村“神猴”扮演者孙东成兴高采烈地说。

与此同时,在师宗县的大哨、小板桥河、新河等彝族村寨,“绑神猴”活动也在热闹开展。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今,“绑神猴”已成为师宗县颇具特色的春节活动,不仅为春节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更是彝族民俗传承的重要载体,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了彝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看,大家一起欢欢喜喜过大年。

近年来,师宗县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注重传承、着眼创新,创出了一条非遗保护传承新路径。据了解,师宗县目前有非遗项目67项。其中,省级5项,市级31项,县级31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5人,其中,省级6人,市级19人,县级40人。师宗县“绑神猴”“非遗过大年”,别有一番风味在其间。以非遗为笔,以热情为墨,写出中国年的热情、喜庆、吉祥,这年味里满满都是文脉悠长、家国兴旺、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