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太突然!她于凌晨1点45分去世!饰演角色深入人心,令人敬佩

更新时间:2025-02-05 15:00  浏览量:1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2025年2月4日凌晨1点45分,著名艺术大家,悄然离开了我们,享年87岁。

消息传出,闽剧界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无数戏迷为之落泪,社交媒体上满是对她的悼念与缅怀。

那么此人究竟是谁?她又出演过哪些知名角色呢?

2022年1月18日,在福州塔巷20号举办的“迎新纳福”闽剧非遗传承演唱会上,86岁的林淑英身着戏服,再次登上舞台,以一曲《反皇城》选段震撼全场。

尽管此时她的步履已略显蹒跚,但她的嗓音依旧清亮,眉眼间尽是戏中人的悲欢离合。

她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们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也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她对闽剧的热爱和执着。

这场演出,成为了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幕”,却也成为了闽剧历史上的经典瞬间,永远留在了观众们的心中。

在长达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林淑英主演了众多经典剧目,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生动、深入人心的角色,成为了闽剧舞台上的璀璨明星。

她的表演不仅得到了观众的喜爱,也为闽剧如何表现现代生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新年刚刚过去,这位闽剧舞台上的璀璨明星老艺术家的生命也戛然而止……

林淑英的离世,让无数戏迷和网友陷入悲痛之中,社交媒体上,满是对她的缅怀与追思。

一位资深戏迷留言道:“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去看林淑英老师的戏,那时候还不懂其中的韵味,只觉得舞台上的她光彩照人,后来慢慢长大,才越来越能体会到她表演的精妙之处,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唱腔,都仿佛带着魔力,能把人带入戏中的世界,她是真正的艺术家,她的离去,是闽剧界的一大损失。”

还有网友感慨:“林淑英老师用一生诠释了对闽剧的热爱,她的作品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她离开了,但她塑造的那些经典角色,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年轻一代的戏曲爱好者也纷纷表达对林淑英的敬意,他们表示,通过林淑英的艺术人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更加坚定了传承闽剧的决心。

林淑英的艺术精神,对闽剧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和对表演的精益求精,为后辈闽剧演员树立了榜样。

林淑英的艺术之旅,始于她对闽剧的热爱与执着追求。

1938年,林淑英出生在福州,她先后拜闽剧名旦李香君、黄铭卿为师,开始了艰苦的学艺生涯。

在三年的学艺时光里,林淑英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毅力与天赋。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林淑英首次登台演出,她在《缺哥望小姐》中担任主角,这部剧讲述了一段充满趣味与浪漫的爱情故事。

演出当晚,剧场内座无虚席,观众们被林淑英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意犹未尽,纷纷要求加演。

就这样,林淑英连续七天在舞台上演绎着这个动人的故事,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缺哥望小姐》的成功演出,让林淑英一举成名,成为了闽剧界备受瞩目的新星,也让“小扁”这个名字开始在闽剧迷中口口相传。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林淑英首次登台演出《缺哥望小姐》,凭借出色的表演,她连续七天场场满座,一举成名,成为闽剧界备受瞩目的新星。

彼时,与她同期出道的还有一位女演员,两人唱功都十分了得,长相也颇为相似,唯一显著的区别在于脸庞大小。

为了区分这两位优秀的演员,观众们便依据外貌特点,亲切地称呼脸小的林淑英为“小扁”,脸大些的则被称为“大扁”。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扁”这个称呼在闽剧迷中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林淑英的专属艺名,伴随她走过了漫长的艺术生涯。

这一称呼虽简单质朴,却饱含着观众对她的喜爱与亲近,成为了她艺术人生中独特的标识,也见证了她在闽剧舞台上的一步步成长与辉煌。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也为文化事业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

在这个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林淑英的艺术生涯迎来了新的高潮。

1978年,林淑英主演的《苏秦假不弟》在福州上演,她在剧中饰演苏妻。

这部剧以其跌宕起伏的剧情、深刻的人物刻画和精彩的表演,吸引了无数观众。

林淑英在剧中的表演堪称一绝,她将苏妻的善良、坚韧、对丈夫的深情以及在困境中的无奈与挣扎,演绎得丝丝入扣。

《苏秦假不弟》一经上演,便引起了轰动,在福州连续演出三个多月,场场爆满,创下了票房奇迹。

这不仅是对林淑英表演艺术的高度认可,也让闽剧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许多观众为了能买到一张《苏秦假不弟》的门票,不惜早早地在剧院门口排队等候,甚至还有一些观众从外地专程赶来,只为一睹林淑英的精彩表演。

这部剧的成功,也让林淑英成为了闽剧界的领军人物,她的名字在福建乃至全国都广为人知。

在这一时期,林淑英还主演了多部经典剧目,如《红祾袄》《夫人城》《三宝太监》等。

这些剧目各具特色,林淑英在其中的表演也都可圈可点,她凭借着自己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角色的精准把握,将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栩栩如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她的表演不仅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成为了闽剧表演的典范之作。

1980年,林淑英迎来了她艺术生涯中的又一个重要时刻。

在福建省地方戏曲唱腔会演中,她凭借《陈杏元出塞》和《李双双》选段,一举获得一等奖。

这一荣誉的获得,是对她多年来在闽剧表演艺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肯定,也是她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

林淑英凭借其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闽剧艺术家,深受全国戏迷们的喜爱。

她的名字和作品,成为了闽剧的一张亮丽名片,为闽剧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她的艺术成就,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闽剧演员不断追求卓越,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了闽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

2010年,林淑英从福州闽剧院退休,而她对闽剧的热爱和奉献却从未停止。

退休后的她,依然活跃在闽剧的舞台上,以各种方式继续为闽剧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林淑英深知闽剧作为福建的地方戏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传承。

因此她积极参与社区义演、非遗传承活动等,将闽剧带到了更广泛的群众中。

在社区义演中,她不顾自己年事已高,精心准备每一场演出,用精彩的表演为社区居民带来欢乐,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闽剧。

她的表演总是充满激情,无论是经典唱段还是现代剧目,她都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们感受到了闽剧的独特魅力。

在非遗传承活动中,林淑英更是不遗余力,她经常走进学校、文化馆等地,举办闽剧讲座和培训班,向年轻人传授闽剧的表演技巧和艺术精髓。

她常说:“闽剧是我们的瑰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失传,一定要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闽剧,传承闽剧。”

在她的影响下,许多年轻人对闽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加入到闽剧传承的队伍中来。

【结语】

林淑英的一生,是为闽剧艺术奉献的一生,她在舞台上塑造的经典角色,成为了闽剧艺术的瑰宝。

她的离去,让我们深感悲痛,但她留下的宝贵艺术财富,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闽剧这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将在中华大地上永远闪耀。

海峡网在2025-02-05关于《她于凌晨1点45分去世!饰演角色深入人心》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