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网爆百万人围观:政策东风劲吹,脑机接口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更新时间:2025-02-06 07:11  浏览量:1

新年伊始,脑机接口产业便迎来重大利好,北京、上海相继发布未来五年行动方案,从技术突破、产业培育到应用场景拓展,全方位布局这一前沿领域,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引发行业内外高度关注。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脑机接口技术持续迭代,从实验室走向更广阔的应用舞台,产业发展已然驶入快车道。

北京发布的《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目标明确,计划到2027年,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突破脑机接口电极、芯片、编解码算法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小型化高通量植入式传感器、高通道采集刺激一体化植入式芯片、植入式微型电池等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造世界领先的智能脑机系统,并在临床上得到初步应用。到2030年,北京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培育3家到5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100家左右创新型中小企业,打造1个到2个产业发展集聚示范区,实现脑机接口创新产品在医疗、康养、工业、教育等领域的规模化商用 。

上海印发的《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则以医疗级场景为核心,重点推进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与产品的落地应用,鼓励非侵入式发展。方案规划,2027年前,推动5款以上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完成临床试验,引育5家以上具有脑机接口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能力的自主创新企业,10家以上产业链上下游国内骨干企业,初步构建脑机接口创新生态。2030年前,实现高质量脑控,脑机接口产品全面实现临床应用,打造全球脑机接口产品创新高地,多家脑机接口企业形成全球影响力,产业链核心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在技术层面,国内企业与科研机构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上海阶梯医疗打造出国内首款可实现复杂脑控任务的高通量无线全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目前已完成注册性型式检验,正筹备人体长期埋植前瞻性(FIM)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初完成第一例患者入组。脑虎科技研发的256通道高通量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成功实现“脑控”设备与“意念对话”,回归“接口”本质,致力于将技术打造为平台通用技术。

国际上,埃隆·马斯克旗下Neuralink公司持续推进脑机芯片人体植入试验,已将芯片植入第三名受试者,并计划今年再植入20 - 30例,旨在帮助视障人士重获光明,这一进展也为全球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带来新的热度与关注。

从市场数据来看,脑机接口产业前景同样广阔。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MARC Groupe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15亿美元,2022年增至17.4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33亿美元。目前我国市场规模约10亿元,虽占比不大,但企业数量破百,在全球处于第一梯队。近两年来,国内脑机接口行业一级市场投融资活跃,2021 - 2022年投融资事件超30次,披露融资总额42.17亿人民币。

不过,脑机接口产业发展也面临挑战。技术上,非侵入式产品存在信噪比及精度问题,侵入式产品虽信号强但风险大;商业化进程中,从实验室成果到普及产品的转化困难,高技术门槛与研发成本和用户支付能力之间的平衡亟待解决。监管层面,作为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有效性判断标准及长期植入规范也需加快明确。

但总体而言,在政策大力扶持、技术持续突破、资本高度关注的背景下,脑机接口产业已站在爆发的前夜,有望在医疗、工业、娱乐等多领域掀起创新变革的浪潮,重塑未来生活与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