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萁在冬日里也挥舞着小拳头迎接着春天的到来了
更新时间:2025-02-08 02:22 浏览量:1
梅花可以报春,草中的芒萁在冬日里也挥舞着小拳头迎接着春天的到来了。
芒萁是南方寻常的野草,我这以前喜欢割它做篱笆围菜园子,入药则比较少人用,少人用不代表它不是好药。
春节期间,简姑娘从外地回来,我逮着她帮我试一些药,因为有一些草药的性味归经书上得来终觉浅,甚至草药书都没有收录,只在民间有一些特殊的用法,刚好简姑娘能帮我把它梳理出来,尤其是药气的升降沉浮、缓急方面能让我有一个新的认识。她每试完一个药,我就问她这算不算一味好药,其实我给她试的都是我常用的我认为的好药,她跟我说,你店里的都是好药啊,就看你怎么用它了。
芒萁一药,我以前应该介绍过,以前我叔告诉我,当年有一个人不知道是外伤还是得了皮肤病,经年不愈,伤口总是流黄水,发痒,我叔知道了,就告诉他,叫他自己找芒萁、松针、地稔三种草药熬水洗,洗了几次,伤口就干了水,长了新皮肤,经年的病几味草药就治好了。
芒萁味苦、涩,性平,本有清热利尿、止血生肌功效,当年,我一个堂弟去山里割松树油,不小心被刀砍伤小腿,鲜血直流,看到旁边有芒萁,赶紧采了一把嫩叶放口里嚼烂敷上去,血即止住。外用除能治创伤出血,尚治跌打损伤,烧烫伤,骨折,蜈蚣咬伤。内服可用于鼻衄,肺热咳血,尿道炎,膀胱炎,小便不利,水肿,月经过多,血崩,白带,《陆川本草》云其尚有行气之功,能治疝气。
以全草(或根状茎或茎心)入药。
芒萁 Dicranopteris pedata (Houtt.) Nakaike 里白科芒萁属。
植株通常高45-90-(120)厘米。根状茎横走,密被暗锈色长毛。 叶远生,柄光滑,叶轴一至二(三)回二叉分枝,叶为纸质,上面黄绿色或绿色,沿中脉及侧脉疏被锈色毛。孢子囊羣圆形。
分布于南方各省份。
多生于强酸性土壤的荒坡、林缘或松林下。
看着像蕨菜,以为可吃,嚼过才知道苦涩难咽。
小时候折一小段芒萁,抽去其芯,就是一个小吸管,爬到油茶树上吸油茶花蜜吃,很甜。
根状茎横走,生命力顽强,几年就能长一大片。
附方
1、治妇女血崩:芒萁幼芽或叶茎心(髓部),煅透研末,每次二至五钱和温酒服。(《闽南民间草药》)
2、治妇女白带:芒萁茎心四至五钱,龙眼肉一至二两,冰糖一两。酌冲水炖服。
3、治尿道炎、小便涩痛不利:芒萁的叶柄中间白心一两。水煎服。
4、治汤火伤:芒萁茎心烧灰研末,用桐油调敷。(2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5、治外伤出血:芒萁幼芽捣烂敷。(《闽南民间草药》)
6、治痔瘘:芒其叶柄烧存性,插入瘘管内,每天一次。(《湖南药物志》)
7、治风疹瘙痒:鲜芒萁,煎水洗。(《福建中草药》)
拍摄地点: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