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乙巳杂说——虽然真心希望有,但恐怕真不会再有《哪吒三》了

更新时间:2025-02-08 20:44  浏览量:2

每年的春节,都是各种热梗集中爆发的时段。

今年的春晚上,转手帕的机器人在国内外网络上就大火了一番。

在春晚舞台上只能穿着红花绿袄、一副人畜无害、只会跳舞取悦人类的智能机器人,其实要是把BGM一换,手帕再换成机枪,那妥妥就是让无数外国网友感到脊背发凉的终结者机器人大军。

但要说最热的话题,还是得看春节档的电影。

在节前,其实很多网友都认为今年的春节档会是一场“诸神之战”。

毕竟单看预告,这几部电影都算得上颇有看点。

但没想到,随着电影真正上映,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却是,《哪吒二之魔童闹海》这部动画片一骑绝尘、一家独大,票房、口碑遥遥领先,直接成为国内票房影史第一,而且票房大有破百亿之势。

唐探1900和熊出没名列哪吒其后,中规中矩,也算有些可圈可点。

但备受关注的《射雕英雄传》和《封神二》却给全国观众拉了两坨大的。

特别是《封神二》在首部的高口碑下,最终拿出的视觉特效和剧情安排,实在让万千网友是可忍孰不可忍。

《哪吒二之魔童闹海》确实是一部十分有诚意、十分用心制作、视觉效果也十分突出的好电影,这个票房和口碑也实至名归,毋庸置疑。

网友们的溢美之词也不胜枚举。

剧情紧张精彩,反转设计巧妙”,特别是申公豹的身份反转,为其赢得了无数观众的情感共鸣。

视觉特效震撼,制作水准一流”,特别是龙族带领海底妖兽穿越虚空裂口、陈塘关大战中上万根锁链的细腻呈现,展现了极高的技术难度和艺术美感。

核心立意深刻,情感共鸣强烈”,影片虽然延续了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内核,但又加入了亲情、友情和自我认同的多元主题。哪吒母亲为保护儿子甘愿牺牲的桥段,以及申公豹家族悲剧的描绘,都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角色塑造立体,反派脱离脸谱化”,影片通过细腻的刻画,让很多配角、反派的角色都显得鲜活立体,脱离了传统神话故事中的脸谱化设定。不仅申公豹、龙王敖光圈粉无数,甚至连土拨鼠、石玑娘娘、海夜叉等等都颇为讨喜。

优点实在很多,当然也有一些瑕疵不足。

例如影片中有几处与“屎尿屁”相关的搞笑桥段被一些观众认为有些低俗(例如众人喝昆仑玉露,哪吒去喝呕吐物),还有哪吒踩坏鹤童裙摆的情节。

以及部分情节逻辑存在一些不太合理之处。

特别是哪吒的父母李靖和殷夫人都是凡人人设,从第一部整部电影到第二部中陈塘关第一场大战前,的确是有点超出普通人的身体素质,但是绝非神仙,也得骑马赶路。

但在最后大决战情节需要他们出现到海上战场,扭转哪吒的立场时,此二人却竟然会飞了,甚至比太乙真人这种仙人飞的还无拘无束。

第一部时,李靖上天去求元始天尊时,还得一起坐在太乙真人的猪身上。

太乙真人日常还得骑着猪飞,这二位竟然可以凭空飞行,不太合理,是为了剧情而忽视逻辑。

并且,虽然很感人,也是推进情节的必须,但殷夫人在天元鼎内被炼化成丹的这个情节,也颇不合理

妖被抓去炼成仙丹,仙丹可以直接吃了提升修为,是故事的主要设计。

而且正因为阐教和截教大战在即,由于妖(炼丹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少,无量仙翁才将矛头指向了已经归顺天庭的东海龙族,甚至不惜杀害陈塘关百姓栽赃龙族。

如果一个凡人也能被炼成仙丹,那这个资源紧缺的前提就不存在了,阐教就完全没必要盯着各种人畜无害的小妖扑杀,去抓罪人炼丹,或者借着战乱抓人炼丹(无秩序的情况下,人容易有罪)即可。

功利的说,人如果能炼丹,更加没必要杀害陈塘关百姓,因为这些死去的人,换个角度,不也是仙丹么?

当然,瑕不掩瑜,一些逻辑上的不足,并不能掩盖这部电影的光彩。

它的确足以在中国的电影史上留下一段印记。

《哪吒二》之后,无数观众的确意犹未尽,纷纷关心起《哪吒三》的进度,甚至有报道说,都有热心网友跑到动画公司的门外,直接登门打听《哪吒三》的进度。

虽然热情很高,气氛也烘托到这个程度了,但实话实说,《哪吒三》或许真的不一定能出现。

或者再准确一点地说,能基本符合观众期待的《哪吒三》恐怕真的做不出来。

我思故我在,有思必有得。

《哪吒三》做不出来,这当然不会是导演饺子不想做,这个故事毕竟还没有讲完,还留着诸多“大坑”。

自然也不会是技术的原因,哪吒二的剧情场面之宏大,万人仙妖大战都已经做到这个完成度,已经足以应付封神、西游等中国神话故事的各种场面了。

自然也不是经费的原因,哪吒一和二两部电影的票房成绩,已经让制片方大赚特赚,加上如此好口碑,投资人自然也不会缺少。

有决心、有技术、有资金、有民意,为啥还要说它做不出来呢?

其实,还真就可以用申公豹那句经典的台词来解释。

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直白点说,哪吒三无论怎么拍,都将破坏这个哪吒当前在人们心里的完整形象。

的确如此,人们不仅仅对人、妖、仙、魔会有成见,不仅仅会对正派反派有成见,也会对任何人和事有成见。

好了,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们对哪吒的“成见”又是什么?

哪吒的神话故事虽然经过了很多艺术作品的演绎,但他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精神图腾,是已经在中国人心中扎下了很多根脉的。

我们绝大多数人对哪吒的印象有哪些?

第一,哪吒是有反叛精神的

当然最初的形象是反父权。

李靖不托宝塔,分分钟都有生命危险。

当然,在这两部电影中,哪吒成了反抗天命的精神代表,这也算是反抗,而且展示的很好,很符合当代人的口味。

第二,哪吒闹海。

这是哪吒最大的代名词,无需多言。

但这个事情,已经被这第二部电影十分有创造性的展示过了。

第三,哪吒的形象。

在《西游记》中,哪吒被塑造为天庭的儿童神将,外貌清秀可爱,性格刚烈勇猛。他拥有三头六臂和六件法宝(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被玉帝封为“三坛海会大神”,协助父亲托塔天王李靖降妖除魔。

哪吒可是和齐天大圣孙悟空真刀真枪较量过的。

而在《封神演义》中,哪吒被赋予“灵珠子转世”的设定,并强化其叛逆性格。哪吒“析骨还父、析肉还母”的行为挑战了传统伦理,最终,他通过莲花化身重生,成为少年英雄,协助阐教在封神大战中立下大功,最终肉身成圣。

可以说,电影中,哪吒的形象是《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形象的综合,除了“灵珠转世”被改成“魔丸转世”,以及反抗父权这一环节被改编成反抗天命外,并没有明显的脱离。

也就是说,虽然这个哪吒不好看,“像盗版”,但他的形象总体是没问题的。

也就是说,这两部电影中的哪吒形象虽然有所创新,但总体是符合我们的“成见”的。

但是故事情节发展至今,哪吒却已经和阐教的重要人物(无量仙翁和数以万计的阐教门人)成为敌人,他成了和妖族同一个阵营的角色。

那么,如果哪吒有第三部,反派该是谁?哪吒又该和谁反抗?

有网友猜,是元始天尊,甚至是天道。

因为无量仙翁所作所为,其实站在阐教的立场上,并不是错的。

而且,第一部哪吒反抗了自己的天命,是元始天尊施加的天劫咒。

第二部哪吒反抗了权威,也就是元始天尊大徒弟无量仙翁对弱者命运的定义权和压迫。

看起来,下步和元始天尊和现有的天道对抗很合理,也很让人解气。

但是这样一来,哪吒还是哪吒吗?

他原本的形象是阐教对抗截教的急先锋,还是天庭的在编神将。

如果和元始天尊对抗,他自然就不可能与姜子牙一起讨伐殷商了。

如果和天道对抗,他自然也就不再可能作为天庭神将,与齐天大圣孙悟空大战一场了。

如果没有这两段经历,哪吒就不再是《封神演义》的哪吒,也不再是《西游记》的哪吒了。

即使导演编剧硬给这个哪吒加戏,甚至给他足够强大的加成,让他在第三部中和元始天尊、天道对抗还能成功,他也已经面目全非,无法和我们心目中的印象对应起来了。

一个能打败元始天尊的哪吒,打孙悟空会输吗?不会。

一个支持殷商纣王的哪吒,还能是正义的人吗?不能。

进而,我们普通观众,能接受一个可以打败元始天尊,进而自然可以轻松秒杀齐天大圣的哪吒么?

那不是经典神话了,那是现代爽文了。

况且,如果第三部真的这样拍下去,那就会出现一个很尴尬的局面,饺子导演可能想创建的神话宇宙,无法再推进下去了。

因为对抗天道,对抗阐教的哪吒,让封神宇宙和西游宇宙的故事都尴尬起来了。

因为一个哪吒,而放弃整个神话宇宙,值吗?

总之,虽然作为一个观众,十分希望能看到和这前两部作品水平相当的好电影,但实话实说,当前的哪吒的形象已经快“过”了。

物极必反”,这是常理。

我们不想看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最终向阐教、向元始天尊、向天道妥协,但或许站在成年人的视角下,这未必不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