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一再建议手机综合卖场要转型?必将退出主流舞台(中)
更新时间:2025-03-11 20:53 浏览量:30
二 放下江湖“面子”的精神桎梏
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拥有超级门店的老板们,现在每天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的要做的事,就是怎么样能少亏一点,
他们舍不得!
他们舍不得丢弃那个曾给他们带来无限荣耀,惊人财富的超级门店。
他们曾是这个行业的风云人物,
每一次厂家也罢,运营商也罢,只要这个行业开会他们永远都是坐在前排,只要领奖他们永远都是第一,只要有政策,他们永远都是最优惠。。。。。
他们忘不了
他们忘不了身处舞台中心,万众瞩目的感觉。
他们忘不了被鲜花与掌声,恭维与簇拥包围的感觉。
他们忘不了日进斗金,花钱如流水的感觉。
他们不甘心,
所以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努力,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拼命,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对团队不满意。
那些曾陪着他一起白手起家一起打天下的老人们,
那些曾陪着他一起共创辉煌的核心团队,
不断的被他批评不思进取,思想老化,跟不上他的脚步。
却忘了他的天下,都是这帮老臣帮他打下来的。
他们每天都忧心忡忡,骨干们也都在尽人事,听天命。。。。。。。
与他们沟通,他们分析业绩下滑的症结时给出的答案也都大同小异
1,进店量下滑
2,手机换机周期延长,
3,运营总商酬金减少
4,房租和人员成本增加
5,品牌集中,厂商强势。
6,电商蚕食市场份额
几乎与所有的超级门店的老板们沟通,他们聊来聊去,不过就这么几点。然后他们总希望,围绕这六点,我能帮他们解决问题。
可他们却忘了这些难题不是整个通讯行业的问题吗?
为什么别的门店能活,他们就不行呢?
为什么那些他们看不上眼的后辈小户,逐渐超越了他们呢?
越是最本源的问题,就越隐藏的深,不易发现。
在所有的问题中,他们忽视了一个最本源的问题:
销售半径的问题!
对,销售半径!
这才是最关键,最本质的问题。
一个销售终端,它是有销售半径的,
这个销售半径依据行业的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尤其是行业发展时期的不同,它的销售半径是不断变化的
通常,一个销售终端,80%的销量来自于固定的有效半径覆盖范围之内。
通过我们对新华书店的售后调研,9年前,有大量周围县城,如: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的消费者的售后机。
而这些县城大多距离合肥70公里的半径之内,也就是说,当年新华书店这个超级门面她的销售半径可以远达70公里,
即在400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它对于消费者都是有影响力的。
而这一情况到了5年前,售后机器大多来自于市区和周围近郊。下面县城的已经非常少见了。
而到了今天,你很难想象一个消费者会来回跑一百多公里只为去买一部手机。
我想迪信通的情况也不会例外。
三
十年前,当手机还是一件高端奢侈品的时候,很多消费者还在购买人生的第一台手机,人们对手机是陌生的,人们害怕买到假货,害怕买到不适合自己的产品
在这一时期,越是在黄金地段,越是大店,越是装潢有档次,越是柜台多,机型多,越能满足消费者对于安全感的需求,对于选择权的需求。
可十年后,很多消费者已经换了七八部手机,人们可能对于手机的了解远超家里任何一样家庭电器。
你问一个消费者,他的手机芯片是哪个品牌的,可能很多消费者都能告诉你,可是有几个消费者知道自己家里的电视机芯片是哪家的吗?
当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都能熟练的运用视频通话,
当一个八九岁的孩子都能熟练的操作手机看动画片或者玩游戏。
当每家每户都有几部“送’都送不掉的旧手机,尘封在角落里,消费者对手机已经足够的了解,
他们不再需要远赴“大店”来满足自己的安全感。
手机品牌的高度集中也让他们失去了在漫漫机海中“选择正确性”的需求。
点单的客户越来越多,转推越来越困难。
当消费者不再需要满足“安全感”,对“选择正确性”需求降低的时候,消费通常能做的唯一自然选择就是“用最低的成本购买产品”
当然,这个“最低的成本”除了购机价格外自然也包含“距离成本”
当市场还不成熟,市场处于消费者对产品不了解的市场初期,终端门店位置越好,面积越大,装修档次越高,它的销售半径就越大,反之,销售半径就越短。
市场调研发现:
20年前,一个超级门面他的销售半径可以达到惊人的200公里,为买一部手机跑一趟省会是常有的事。
十年前,这一距离已经缩短在七,八十公里。
五年前,大约在三,四十公里。
而今天,一个超级门店,它的80%销量很难超过周围十公里范围。
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社区化已经是非常清晰的趋势。
人们几乎可以在以”家“为圆心的周围5公里半径内购买到绝大部分生活用品,当然也包括手机。
也就是说这些超级门面的销售有效半径,未来可能还会不断的降低。
而这一降低的进程,可能在不同的地区快慢略有不同,比如在三四线城市,在一些县城,可能现在还勉强能够存活,甚至还有盈利,但随着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改造的推进,最终都难逃黯然退出历史舞台的宿命。
一只东北虎需要半径约30公里以上的优质的生态系统才能存活,否则,要么离开,要么灭绝。
恐龙曾是这地球上无可争议的霸主,当食物充分的时候,当然谁体型“大”谁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可当外界(市场)发生变化,食物匮乏的时候,“大”未必再是优点。
哪怕你能吃到这地球上最高的一片树叶,最终也难逃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注:
本文中篇为五年前文章的节选,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年,但是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甚至没有太大的变化,商业的底层逻辑也不会有任何的变化,如何深度的思考分析,提前预判行业未来,永远比竞争对手早一步,是我们每个企业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
否则的话,哪怕你的企业曾经强大如恐龙,也一定会变成一段传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