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单位的“两会之声”(三)
更新时间:2025-03-12 08:18 浏览量:25
京城三月,生机盎然,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国际商会会员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在这里,我们汇集了来自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和理事单位的“两会之声”。01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以创新破万“卷
李东生表示,在开幕会现场聆听了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感振奋,备受鼓舞。这份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并为未来规划了总体目标和具体行动方案,宏观目标明确,发展路径清晰,体现了务实担当的精神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主要有以下三点感想:
第一,坚定发展信心,敢于投资未来才有未来。报告指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这将持续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激发民营企业家奋斗精神。
第二,使命在肩,要以创新破万“卷”。报告指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科技创新是企业肩负的时代使命,企业要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坚定全球化战略,向全球领先企业迈进。报告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全球化发展是中国制造的战略发展方向。
02 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麦当劳中国董事局主席张懿宸:中国一直都具备投资价值
张懿宸表示:中国一直都具备投资价值。作为置身其中的参与者,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以麦当劳中国为例,即使在消费市场略显疲软的去年,麦当劳中国依然新开设了近1000家门店。虽然同店销售额的增长遭遇了一些挑战,但是整体态势和总理工作报告中所阐述的去年整体经济走势相符,呈现出前高、中低、后扬的特点。因此,基于一系列底层数据所反映出的积极信号,我们坚信中国始终都是值得投资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提振消费放到首要任务,张懿宸也带来了促进餐饮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建言:一是明确将促进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提振消费的重要一环,把餐饮行业纳入“两新”政策覆盖范围,促进餐饮企业的数智化、绿色化升级改造;二是鼓励跨行业合作,创新餐饮消费场景;三是与时俱进修订、清理不符合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管理规定,破除市场壁垒。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动高校、医院、公园、高铁站和地铁站有序向社会餐饮企业开放,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四是鼓励地方政府发放便于使用和结算的餐饮消费券,将补贴政策落到实处;五是全力落实惠企政策,进一步优化餐饮行业的营商环境。
03 全国人大代表,南航集团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韩文胜:将加快打造广州国际航空枢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广州国际航空枢纽是国家定位的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对外交往的门户。
全国人大代表,南航集团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韩文胜表示,将加快打造广州国际航空枢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客运方面,将落实RCEP、“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与东南亚主要城市形成“4小时航空交通圈”,与全球主要城市形成“12小时航空交通圈”;加快推进大湾区“市场、网络、产品、服务”四个一体化,开发跨城多式联运产品,不断推进大湾区内各市场协同发展。货运方面,将加强与合作伙伴联运业务,把货运网络延伸至全球;深化与跨境电商企业合作,推动跨境电商带电货物常态化运输,加快开拓新兴产业业务。
04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奋力当好国家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源”
2024年12月29日,CR450动车组样车在京发布。样车试验时速450公里,运营时速400公里。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但对于以CR450为代表的高速动车组而言,之所以跑得快,得益于多个分散动力源的同时做功。其中,8节编组的CR450就有4个动力源。
作为CR450动车组成功取得重大突破的主要推手,中国中车正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的无数个动力源之中,地位和作用非常突出的一个。
“202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中国中车顺势而为、逆势而上,收入利润均创历史最高,质量效率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此外,科技创新成果连连,深化改革再获突破,品牌形象广受赞誉,党建引领坚强有力。”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对《国资报告》记者表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国资委的关心指导下,过去的一年,中国中车向党和国家交出了一份亮点十足的答卷。
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视察中国中车十周年,也是中国中车成立十周年。孙永才表示,站在全新起点上,中国中车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更好履行“三个责任”,发挥“三个作用”,当好“三个排头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再创一个非凡十年。
开门红预示全年红。根据财务快报,今年1月,中国中车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显著。“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了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中车发展必将行稳致远。”面向未来,孙永才信心十足。
▌来源:国资小新、中国企业家杂志等
编辑/张翠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