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黄梅戏舞台上的璀璨星辰
更新时间:2025-03-25 04:07 浏览量:6
说起黄梅戏,那马兰的名字必须拥有“一席之地”。
她堪称黄梅戏界的“六边形战士”,业务能力拉满,奖项拿到手软,是妥妥的传奇人物。
1962年,马兰在安徽太湖县出生。家庭环境对她的艺术之路影响很大。
母亲是黄梅戏剧团演员,从小,马兰就听着母亲婉转的唱腔长大,那时候,黄梅戏的种子就在她心里种下了。虽说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太好,但她对黄梅戏的热爱一点没受影响。
13岁那年,她成功考入安徽省艺术学校黄梅戏表演专业,正式踏上学艺之路。
刚进学校,马兰条件并不出众,身形有点胖,毕业演出时还只能在幕后搬道具,但她可没躺平,默默苦练,暗自努力。
1980年从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学院毕业后,马兰顺利进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开启辉煌演艺生涯。
1981年,19岁的她迎来人生第一个高光时刻,赴香港演出黄梅戏《女驸马》,饰演冯素珍。
舞台上,她扮相绝美,唱念做打样样精通,将冯素珍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演出轰动香港,一夜之间,马兰这个名字在戏曲圈打响。
1982年,马兰参演电视剧《西游记》,演唐僧的母亲殷温娇。
虽说戏份不多,可她抛绣球那娇羞模样,让观众印象深刻。
同年,她在黄梅戏《龙女情》里饰演龙女云花,把龙女的灵动活泼与高贵气质完美融合。
1984年,《龙女》改编成电影上映,还入选“新中国成立35周年新片展览”影片,艺术价值有目共睹。
1984年,马兰登上央视春晚,表演《女驸马》片段,优美唱腔让全国观众认识了她。
同年,她主演的现代戏《风尘女画家》在安徽省首届戏剧节获演出一等奖。
她把张玉良从青春到暮年的复杂人生演绎得淋漓尽致,实力尽显。
1985年,她荣获首届全国黄梅戏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十佳演员,在黄梅戏界站稳脚跟。
之后,马兰一路开挂。1986年,在人民大会堂为英国女王表演《无事生非》;1987年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同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
80年代末90年代初,她佳作不断,《严凤英》《西厢记》《劈棺惊梦》等作品,让她奖项拿到手软。
1991年,在《红楼梦》里反串贾宝玉,这个极具挑战的角色被她演绎得十分精彩,又斩获多项大奖。
马兰不满足于传统,不断探索创新。1999年和余秋雨打造黄梅音乐剧《秋千架》,尝试融合多种艺术形式,虽说一开始没被广泛接受,但她勇于创新的劲儿值得点赞。
后来,马兰多次登上央视春晚,还获得亚洲最佳艺术家终身成就奖,成立工作室传承黄梅戏。
在我看来,马兰对黄梅戏的贡献巨大。她不仅传承经典,还大胆创新,让黄梅戏在新时代更有活力。
她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有热爱和坚持,就能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希望更多年轻人能认识马兰,爱上黄梅戏,让这传统文化一直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