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依木兰的中超“隐身”:何时能登上中超舞台?

更新时间:2025-03-30 08:36  浏览量:4

在中超第三轮,大量年轻球员悉数登场,但山东泰山队的19岁新星依木兰,被韩国媒体誉为“中国的布斯克茨”,却在2025赛季中超前三轮始终未获出场机会。这位跳级入选U22国足的天才中场,为何在人才济济的泰山队难觅一席之地?

素材来源于网络

山东泰山,作为中国足球青训的一面旗帜,每年都为各级国字号队伍输送了众多优秀球员。在2025年,更是有8名球员荣幸入选U16国家队,展现了其青训成果的辉煌。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泰山一线队的主力阵容却依然以30岁以上的老将为核心。例如,34岁的毕津浩在中超第2轮比赛中得以替补亮相,而相对年轻的卢永涛却长期在外租借锻炼。青训的丰富成果与一线队的保守用人策略形成了鲜明对照,引人深思。

素材来源于网络

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其根源在于职业足球中“即战力至上”的逻辑。以郑铮为例,这位35岁的资深球员在过去的十年间,其位置几乎无人能够撼动。这并非泰山队有意压制新人的成长,而是因为年轻后卫在“处理球能力”上与郑铮相比,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差距。尽管俱乐部拥有如彭啸、史松宸等具有潜力的中后卫,但教练崔康熙仍然倾向于让经验丰富的老将坚守防线。这是因为中乙联赛的对抗强度与中超联赛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老将的稳定性和经验在中超赛场上显得尤为重要。

素材来源于网络

主教练崔康熙被诟病“不用新人”,实则背负着双重压力。一方面,中超竞争激烈,泰山队志在争冠,崔康熙不敢冒险让经验不足的依木兰担纲中场核心;另一方面,中国足协的U21政策允许年轻球员“双线报名”,俱乐部更倾向于让依木兰在中乙积累经验,而非在中超坐冷板凳。

素材来源于网络

这种策略并非个例。谢文能之所以能在一线队站稳脚跟,源于他“无需竞争”的稀缺性——刘彬彬等老将伤病频发,而谢文能的技术特点恰好填补空缺。反观依木兰所在的后腰位置,李源一、黄政宇等国脚级球员状态稳定,外援马德鲁加更是攻防俱佳,竞争维度已从“潜力”转向“即战力”。

素材来源于网络

三、中乙:年轻球员的“缓冲带”还是“流放地”?

依木兰被下调至泰山B队参加中乙联赛,这一举措看似是一种“曲线救国”的策略,实则却揭示了青训体系与职业联赛之间的衔接难题。尽管中乙联赛能够为球员提供比赛的机会,但其比赛节奏和对抗强度与中超联赛相比,差距显而易见。依木兰在U22国家队比赛中所暴露出的“回追速度慢”和“对抗力不足”等问题,正是需要在更高水平联赛中锻炼和提升的。讽刺的是,中国足协推出的“双线报名”机制,本意是为了更灵活地培养新人,但现实情况却可能让球员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素材来源于网络

对比浙江队的王钰栋,18岁便在中超担纲主力前锋,甚至被国家队视为奇兵,其成长路径的关键在于俱乐部敢用、教练敢赌。而泰山队更倾向于“安全牌”,将中乙作为风险隔离带——这种选择虽稳妥,却可能错失球员成长的黄金期。

素材来源于网络

依木兰的困境是中国青训的缩影。俱乐部可以批量培养技术型球员,但职业联赛的功利性往往扼杀他们的成长空间。以拜合拉木为例,这位曾被寄予厚望的新星因在泰山队看不到机会选择离队,最终泯然众人。同样,赵剑非因长期得不到机会,发展远逊于同龄的朱辰杰、蒋圣龙。

解决这一矛盾需要系统性改革:一方面,中超应借鉴欧洲“卫星俱乐部”模式,让年轻球员在低级别联赛获得真正锻炼;另一方面,足协需优化政策,例如强制要求中超球队每场至少使用1名U21球员首发,并有充足的时间,避免“报名即闲置”的形式主义。

素材来源于网络

依木兰的“隐身”并非失败,而是中国足球转型期的阵痛。他的技术天赋有目共睹,但职业足球的残酷在于:潜力需要匹配当下的竞争力。与其纠结于何时完成中超首秀,不如将目光放远——中乙的历练若能补足他的防守短板,未来或许能诞生真正的“中国布斯克茨”。对于中国足球而言,学会等待,或许比急于求成更有价值。

我们期待依木兰中超出场的一天!希望这一天不会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