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之舞叩问观众心灵, 上海原创舞剧《雷雨》京城首秀
更新时间:2025-03-30 13:27 浏览量:4
当褪去语言,转用肢体去诠释曹禺笔下的爱恨纠葛,上海原创舞剧《雷雨》在舞台上呈现了一场具象的情感风暴。3月29日至30日,经过持续升级打磨的曹禺90周年纪念特别版舞剧《雷雨》首次亮相北京,在保利剧院舞台上以无台词的全舞蹈形式,在骨骼寸腕间展现八位主角的情感深渊与命运勾连,完成一场诗意的奔流。
舞剧《雷雨》由一级编导赵小刚任总编导,有“舞剧皇后”之称的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总监、一级演员山翀任艺术总监与主演。该剧自2024年7月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首演后,先后抵达南京、武汉、苏州、扬州、长沙、郑州6座城市,取得了不俗的口碑。舞剧《雷雨》取材于曹禺先生同名剧作,在90分钟里用肢体集中言说一个矛盾爆发的雷雨夜。舞剧由“侍萍凝眸”开篇,通过《闹鬼》《喝药》《混战》《贵客》《春梦》等8场戏,串联起一场偶然与注定写就的宿命。剧中既保留了原著里八个人物的爱恨纠葛,又通过现代视角,对原有文本予以重新构架。
“舞剧《雷雨》放弃了围绕单一主角搭建全剧结构的常规呈现方式,八位舞者同台构筑群像大戏,每个角色都被赋予了浓墨重彩的描绘,以此引导观众深入体察每个角色的情感堆叠。”赵小刚表示,在结构上,舞剧《雷雨》有两大创新点:一方面,以“侍萍视角”统领全剧,通过首尾呼应的“命运回环”,突破了原著线性因果的叙事逻辑;另一方面,采用“以舞带戏”推进叙事,让观众看到由舞蹈本身穿透文字所带来的心灵映现。剧中强烈的戏剧性与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群舞的舞段连缀相得益彰,展现出人物难以抗拒的命运和复杂丰满的内心激情。
保利剧场舞台,大幕拉开,一把椅子,一段深不见底的“楼梯”,远处传来的雷声构成了故事的时空背景,鲁侍萍、周朴园、繁漪、周萍、四凤、周冲、鲁大海、鲁贵八位主演同台共舞,在红尘纠缠中,还原群像的塑造。舞剧《雷雨》的重点不是细致描摹已为观众熟悉的情节,而是以肢体外化主角们无法诉诸语言的深层情感和他们相互纠缠、痛痒相关的夙命。导演作为光的掌控者,以巨幅的幕布、演员的走位和光的调控在幕布上营造出“巨影”,以写意的方式呈现八个角色给各自心灵投下的重压。这些被外化出的内心情景,无声处皆有声。
在戏剧或影视剧,蘩漪都是焦点。舞剧反其道而行,将更多聚光灯给了鲁侍萍,把这个角色放大。她就像一道“白月光”,冲开层层封锁的窗户,照进黑压压的周公馆。这个角色不仅需要舞者有高超的舞蹈技巧,更要有丰沛的人生经验,由山翀挑梁。 “要用最不擅长表达复杂人物关系的艺术形式,去完成众多复杂人物的关系建构,这种挑战是我几十年舞剧创作表演生涯中不曾遇到的。” 山翀说,但这种挑战也激发了整个主创团队的创造力和想象空间,去探索新的肢体语言和表现形式,八个主演成了完完全全的“戏搭子”——不仅要演好自己的角色,还要相互给戏、助力,互相成就。
青年舞蹈家沈徐斌在剧中饰演周朴园,他不再是一个符号化的“封建大家长”形象,一段“听天声者”的独舞透露这个有压迫气势的角色孤独脆弱的一面,在势不可挡的命运前,他也终于低下了高昂的头颅,像断了线的木偶跌坐在舞台中央。“周朴园这个角色既要展现古典舞的控制,也要有现代舞的爆发力和破坏性表现,对演员的身体要求很高。”沈徐斌说,导演告诉自己不要样板式地刻画一个凶残、暴力的大家长,而要从身体语言上展示出一种冷硬的气势。“我想象周朴园就如一条‘黑色的水母’,远远地便给周围人带来一丝寒意。”
繁漪一角由青年舞蹈家、一级演员孙秋月饰演。她时而婀娜多情、时而带有攻击性和癫狂的舞姿将这个敢爱敢恨、“为热情烧疯”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孙秋月看来,繁漪是个“六边形”的人物,她有着复杂的人格。在身体语言上,导演引导她想象自己是一只黑猫:猫是慵懒的,又是敏锐的、警惕的,容易炸毛,报复心强;蘩漪也一样,敏感,善观察,充满了小心思,受伤后也会剧烈地反击和报复。青年舞蹈家黄路霏饰演“四凤”一角,导演要求她要在眼波流转间“演灵演活”这个17岁左右的少女,这需要实际年龄比角色年龄大了不少的黄路霏将表演“往下了调”,不能只演出四凤的苦情,也要展现她的心思和主见,“对爱的追逐有自己的计划和盘算。”
从人物的动态形象到情节的舞蹈语汇构成,再到叙事的隐喻表达与情思的视觉呈现,舞剧《雷雨》成功地让经典以新的形式焕发出了新的光彩。舞剧《雷雨》由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南京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湖北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琴台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由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出品制作,北京闲舞人工作室联合制作,上海戏剧学院联合演出出品。值得一提的是,舞剧《雷雨》是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打造的制作出品类的专属品牌——“东艺制造”的首部原创舞剧作品,延伸了东艺在舞蹈领域从纯引进到制作出品的一次全新探索。
东艺总经理雷雯表示:“舞剧《雷雨》以致敬经典为初心,创新性地将经典文本转化为适应时代审美与精神需求的美学舞台,展现了‘东艺制造’不断发展的审美个性。东艺将以向社会和世界传播优秀文化传统的担当,持续释放一流的艺术创制主体的品牌标识,并计划将《雷雨》打造成首部东艺输出海外的作品,让更多中国优秀剧目走向世界,折射上海这座海派城市的文化风貌与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