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楚简字韵“舞”动校园,武汉体院创新课间操让古老文字活起来

更新时间:2025-03-31 11:34  浏览量:4

3月28日,光谷第十八小学室内体育馆响起悠扬的音乐和有节奏的跳动声。武汉体育学院艺术学院挑战杯项目《AI赋能楚地竹简文字的舞蹈化复现与美育实践研究》践行美育创新实践,首次将荆楚文字课间操引入光谷第十八小学。数十名小学生以身为笔,通过舒展的“双托掌”“屈膝”等动作,将传承千年的楚简文字转化为充满活力的肢体语言。

项目组成员向学生教授荆楚字舞课间操。

这套将楚简文字舞蹈化的课间操,由武汉体育学院艺术学院4名22岁的研究生陈欣然、方嘉玟、袁佳雪、张晴创作。团队负责人陈欣然介绍,荆楚字舞课间操灵感源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的楚地竹简文字。2024年9月起,项目团队在武汉体育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李芳、教师韩明明的指导下,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图书馆、云梦县博物馆等地查阅古籍、文献、研究报告等,甄别出蕴含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语义的楚简文字,深入钻研其形态、结构与内涵,巧妙将其化为舞蹈动作。“荆楚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中华文明的标志象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与民族精神。”团队表示希望通过社会实践的文化推广,采用课间操这一充满活力的艺术形式,让古老的荆楚文字走进校园,融入学生日常,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崇。

使用AI识别技术提取部分楚简文字的主要笔画。

如何将楚简的笔画转化为舞蹈的动作?项目实施时,团队创新引入AI技术,运用AI图像识别技术精细剖析竹简文字,通过“选定文字——确定坐标点——确定图像结构——生成结构图像”,精准抓取笔画与形态特征,转化为动作灵感,并借助AI模拟功能,生成大量舞蹈动作组合方案,保证动作与文字神韵契合,为荆楚字舞课间操注入时代的科技魅力。借“双托掌”动作和“屈膝”动律诠释“和谐”“文明”字意;以“弓箭步”“吸跳步”与“开合跳”的动作表现“公正”“法治”的精神面貌;运用“顶胸腰”“下旁腰”“拱手礼”等动作,表达“爱国”“诚信”“友善”等文化内涵。

项目组成员借助AI技术创编荆楚字舞课间操。

项目团队首先选取了光谷第十八小学302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试点教学。在编钟韵律与电子节拍的交响中,同学们跳跃演绎“诚”字的方正筋骨,旋转勾勒“和”字的圆融气韵。在教学过程中,负责舞蹈教学的项目组成员耐心指导学生学习荆楚字舞课间操。从生动翔实的荆楚文化介绍,到细致入微的字形特点分析,再过渡到规范且富有活力的舞蹈动作教学,最后进行严谨的教学成果检测,围绕四大核心板块有序展开。教学期间,项目组成员时刻留意学生的学习状态,主动收集反馈意见,致力于打造贴合学生需求的高效课堂。

项目成员向学生介绍楚简文字。

“楚简文字里的‘和’字,与舞蹈动作契合度极高,我一眼就能认出来。”学生们通过课间操舞蹈的学习,已具备识别部分楚简文字的能力。一位学生分享道,“把文字用舞蹈的形式跳出来,很有意思。”经过40分钟的学习,学生们熟练掌握了课间操第一篇章内容,在精准完成“弓步”“踏步”“跳跃步”等动作的同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光谷第十八小学302班班主任李昕表示,“此次课间操教学以荆楚文字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开展跨学科美育教育工作,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有效弘扬了荆楚文字这一优秀传统文化。”

据介绍,后续,项目组还将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与形式,推动荆楚字舞课间操进校园的项目在武汉更多小学落地。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