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樱花雪舞金涓故里,文人寻脉塘边古村:义乌市古今文研院采风之行

更新时间:2025-04-01 06:12  浏览量:2

春日里的义乌市赤岸镇塘边村,康湖(蜀墅塘)畔樱花粉白花瓣似雪般纷飞,轻柔地飘落在水面,将元末隐士金涓笔下那“康湖环十里”的悠然意境,幻化成了眼前流动的诗行。

3月30日,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的10余名文人墨客,循着樱瓣飘落的方向,踏入了这座千年古村。他们在樱花小道上徘徊,探寻着“国企+乡村”“樱花+文创”双重韵律下的乡村振兴之路;在追寻隐士的足迹中,追溯着元末文人金涓在此隐居的文脉渊源。

在以金涓字号命名的青村讲堂内,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院长黄选代表采风团向村文化礼堂赠送了书刊。

随后,采风团一行在村相关人士的陪同下,沿着蜀墅塘堤坝缓缓漫步。堤坝两旁,一树树粉白相间的樱花,阵阵微风拂过,瓣瓣落英如雪纷扬,在空中轻盈地飞舞,而后轻轻覆在蜀墅塘的水面上。

几百株樱花正值盛开将落之时,粉白花瓣在风中悠悠飘落,与康湖的碧水、远处的青山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灵动而绚烂的春日图景。正是阴天欲来雨时,看不到所谓的湖面樱花“双镜樱花奇观”倒影景象,却也为这方天地增添了几分朦胧的诗意。

据介绍,义乌市赤岸镇塘边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与义乌市水务集团、商城集团等国企展开了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国企+乡村”的协同发展模式。沿湖精心修建的三色步道、彩虹环线,如同一条条绚丽的丝带,巧妙地串联起了樱花堤坝、荷塘月色等四季景观,勾勒出了一幅“春樱、夏荷、秋桂、冬雪”的全域旅游图。

村里推出了“樱花+文创”模式:在春日限定市集上,樱花笺、荷叶茶等特色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欣赏;“樱花题诗”活动让人们沉浸在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感受着诗意的流淌;在夏秋时节,户外亲子营地、露营烧烤基地的开放,为游客们提供了亲近自然、享受亲子时光的好去处。

沿着彩色步道缓行,众人的目光被堤坝旁塘山脚下那座静静矗立的“元儒金涓隐居地”纪念碑所吸引。这座纪念碑,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碑文上镌刻着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的迁居史,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久远的历史,恰与金涓《蜀墅头》诗中“挽石松边坐,看云水上飞”的意境相呼应 。

采风团成员们驻足于此,凝视着纪念碑,心中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与那位元末的隐士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慨这位元末隐士与这片山水的不解之缘: “当年他避世于此,定是见惯了这‘春樱如雪,夏荷映日’的景致。”

金涓,字德原,号青村,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为避战乱,他毅然迁居至此。这片宁静的山水,成为了他心中的“桃花源”。在这里,他躬耕自足、吟诗作赋,度过了一段悠然自得的岁月。

他笔下的《蜀墅头》一诗:“溪头自舒散,天澹夕阳微。挽石松边坐,看云水上飞”,生动地描绘了蜀墅塘的静谧与灵动,让人仿佛能看到他坐在松边,悠然地看着天上的云朵在水面上的倒影中飞过的画面。

如今,村口那座栩栩如生的金涓雕像,静静地矗立着,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他的故事;文化礼堂内的专题展板,详细地介绍着他的生平与作品;而青村讲堂以他的字号命名,更是传承着他好学的精神,让后人得以铭记这位杰出的文人。

“白屋居寒士,青山是故人。”金涓的这句诗,道出了文人隐逸的理想境界,也成为了塘边村发展的精神指引。塘边村依托蜀墅塘的湖光山色,巧妙地将金涓文化融入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全力打造“金涓故里,画意塘边”的品牌,让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织共生,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

采风团一行表示:他们将深入挖掘金涓文化、蜀墅塘水利史等元素,用手中的笔和心中的灵感,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乡村振兴助力。他们希望以文润村,让千年的文脉在这片土地上延续,与乡村振兴的步伐同频共振,共同绘就塘边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