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的犀牛》:“我想给你一切,可是我一无所有”
更新时间:2024-10-23 06:30 浏览量:83
1999年这部话剧一经问世便掀起狂潮,甚至被封为年轻人的“爱情圣经”,时至今日在舞台上已经演绎了两千多场,它的编剧廖一梅都不敢相信它会有这般持久的生命力,它就是《恋爱的犀牛》。
丨廖一梅
犀牛是视力非常差的一种动物,《恋爱的犀牛》,单从名字看,暗喻多少人们在爱情中的盲目。而它之所以称为“爱情圣经”,恰恰是因为这种盲目让你找到了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那就是“爱”。
正如杜拉斯说的:“爱是不死的欲望,爱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在故事中,马路实际上是一个没有父母,没有爱人,没有家庭和事业的输家,他小时候报考过飞行员,那是他离自由最近的时候,但是因为视力不合格而落选,成为一个犀牛饲养员后,他过的更是一种与世隔绝不被理解的生活,孤独,寂寞,麻木,贯穿着他的人生,苦闷失落,是他人生的底色。
可当他爱上了女邻居明明,为此,马路学习写诗,计算机和英语,上恋爱公开课,痛苦的活着,激情的活着,充实的活着。
马路不断的为爱情改变自己,甚至在某一夜成了陈飞的替代品,和明明上了床,但这仍旧不能让明明爱上他。在所有人眼里,马路就是个偏执狂,作为一个犀牛饲养员,他和他养的犀牛一样固执。
明明这个角色,在《恋爱的犀牛》里,与马路一样也是为爱情而生。她是一个自由惯了的女人,一切行为都以我愿意为基准,因为爱陈飞,所以可以卑微,可以无尽的等待,因为不爱马路,可以刻薄,可以随便,可以绝情,所以当陈飞走了,明明决定抛弃马路追随陈飞到天涯海角。
马路设法阻止明明,但明明根本不为所动。马路买彩票中了头奖,整整500万,献给她,可是,明明还是无情地拒绝了。
绝望的马路走投无路,便绑架了明明。在明明面前他杀了视如己命的犀牛,把犀牛的心挖出来连同自己献给明明,故事到这便戛然而止。
《恋爱的犀牛》这部剧之所以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不单单是讲明白了年轻人的爱情,更讲清楚了一代年轻人的精神困境,爱而不得,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罢了。
比如故事一开头,剧中的其他年轻人在舞台中央打牌,嘻嘻笑笑,游戏娱乐,只有马路垂头丧气坐在角落,他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就像他自己说的,这不过是出于无聊。这的确是个精神贫瘠的时代,廖一梅写下这些文字的1999年如此,今天更甚。这是所有年轻人面临的困境,娱乐至死已经刻在了基因里,任何事物都难以给予我们新鲜和刺激,空虚包围着每一个人。
尤其是,当你还不想向这个世界妥协时,当你还想着反抗反击对这个物质世俗流脓的现实社会吐上一口唾沫时,爱情于马路和明明而言,于所有相信爱情的年轻人而言,是唯一的方式——这是我们与琐碎生活的较量。
因而马路和明明的爱情,纠缠到最后已经不是爱或者不爱的问题,是马路和所有一切的较量,他曾经一事无成没有关系,但如果这一次他也认输认怂,那么他将永远妥协下去,成为所谓的正常人,从生活中获取一些简单易得的东西,在阴影下苟且做乐,可日复一日的重复有意义吗?正是在追逐爱情的过程中,马路找到了自我。
人类越是孤独,越是无趣,越是绝望,爱情才越是那救世良方,它可以平淡,也可以充满失望和禁忌,但人们在追逐它的过程中,渐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正确打开世界和生活的方式。
正如我在诗歌中写的:“除了美颜相机 总有一些方式,证明自己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