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怎么读?什么意思?称鬼戏的傩舞被禁止了吗?
更新时间:2025-04-01 16:28 浏览量:3
朋友们好,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汉字是“傩”怎么读?什么意思?称鬼戏的傩舞被禁止了吗?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傩”字的读音
傩的读音:nuó
傩的同音字:挪
造字法:形声字。从人,从难,难亦声。
二、“傩”字基本信息
中文:傩
繁体:儺
拼音:nuó
部首:亻
五笔:WCWY
结构:左右结构
总笔画12画
部外笔画10画
笔画:ノ 丨 ㇇ 丶 ノ 丨 丶 一 一 一 丨 一
笔顺写法:撇 竖 横撇 点 撇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
异体字:儺 、 、 、 、 、
三、“傩”字的含义是什么?
①行走姿态柔美:“佩玉之~”。
②古代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
傩最初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和巫术信仰,人们相信通过特定的仪式、舞蹈和装扮,可以驱逐疫鬼、祈求平安、保佑丰收。随着时间的推移,傩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形态,融合了宗教祭祀、民间传说、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等元素
四、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原文为 “傩,行有节也。从人,难声。《诗》曰:‘佩玉之傩’” 。
许慎认为“傩”的本义是行走时姿态有节度、优雅的样子 ,它的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难”作声旁。所引用《诗经》里“佩玉之傩” ,描绘的是佩戴玉佩行走时,身姿仪态优美合度,玉佩发出和谐声响与之相衬的美好状态。
称鬼戏的傩舞被禁止了?
傩舞又称鬼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俗舞蹈艺术形式,起源甚早,与原始巫术、宗教祭祀等活动紧密相关,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现代社会,傩舞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和保护。许多地方积极开展对傩舞的挖掘、整理、传承工作,通过各种方式让这一古老艺术得以延续和发展。比如在江西、安徽、贵州等地,傩舞依然活跃在民间节庆、文化交流等场合,甚至还登上舞台进行表演,向更多人展示其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