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以花为媒 美美与共”——莱芜区以村晚为舞台,以繁花为纽带,谱写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更新时间:2025-04-03 16:20  浏览量:3

春日的莱芜,以村晚为舞台,以繁花为纽带,以山水为画卷,绘就了一幅文旅融合“美美与共”新图景。

4月2日,2025年济南市春季“村晚”暨莱芜文旅嘉年华开幕式——山东省春季“村晚”示范展演活动在美丽的莲花山景区举行。

本次活动通过“自然之美”“文旅之美”“非遗之美”“生活之美”四大篇章,展现了莱芜区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以旅游激活生态禀赋的创新实践,谱写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自然之美——山水为墨,绘就生态诗行。

莱芜,地处山东省中部,坐拥泰山雄浑,怀抱汶水清音,五山叠翠织就天然画境,两湖潋滟涵养诗韵绵长。泰山余脉的雄浑与汶水清音的灵秀,九龙大峡谷的险峻、雪野湖的潋滟、王老村“天上的街市”等景点,构成“古色、绿色、红色、金色”交织的全域旅游画卷。

开幕式上,以“鲜花经济”为亮点,重点推介了黑峪村“半亩花田”品牌。该品牌依托数百亩花卉种植示范区,连续四年蝉联天猫、抖音身体护理国货榜首,成为乡村振兴的“花样”典范,展现了生态资源向共富动能的转化。

近年来,莱芜区委区政府将“生态立区”作为区域发展战略之一,将山水禀赋化作共富动能,书写了文旅融合美美与共的精彩答卷。打造“自‘游’自在,说‘莱’就来”的文旅品牌,推出十余条精品线路,涵盖登山探秘、田园采摘、红色研学等主题,先后获评“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山东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莱芜,正以花为笔,以青山为墨,在齐鲁大地上写下了“生态立区”的誓言。今天的活动,恰似一畦新翻的泥土,将文旅融合的芬芳与乡村振兴的愿景,播种成麦浪翻滚、花果满枝的生动图景。

文旅之美——文化铸魂,激活城乡活力。

“全民大舞台,有才你就来!”莱芜文旅深度融合的实践,在“泉民大舞台”品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活动重头戏,济南市群众文化品牌“泉民大舞台”LOGO今天在莱芜正式发布。LOGO设计彰显泉城特色,以三股喷涌泉水幻化为舞动人物,象征“全民参与、文化共享”,寓意泉城人民共创文化盛景。

该品牌以“文艺+”的创新形式构建全民文化矩阵,打造“四季村晚”系列活动、“文艺志愿走基层”、“泉民”广场舞大赛、“泉民”演唱大赛等多元活动,不仅为市民百姓搭建汇聚梦想、传递热情、促进交流的平台,更让泉城百姓体验文化与生活的双向奔赴,享受优秀的文化美育滋养,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近年来,莱芜区充分挖掘乡村文旅资源,常态化、品牌化开展“四季村晚”活动,全力做好“村晚+”文章,以“村晚”助推文化惠民、培育文明乡风、促进产业融合、擦亮地方名片,打造“村晚”赋能乡村振兴“莱芜样板”。今年初,莱芜区有3个村入选省级“村晚”示范点,是全市入选最多的区县。同时,突出项目为王,做热市场、做活业态、做强链条,打造出天上的街市乡村旅游度假区等精品项目,度假区开业以来已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并入选山东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多次蝉联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人气榜榜首。整合梳理“红、绿、古、金、夜”100余项特色资源,培育发展低空飞行、野奢露营、赛事旅游等10余种文旅新业态,构建雪野湖文旅体休闲度假带、南部山区文旅融合示范带等特色文化旅游带。

非遗之美——匠心传承,赓续文化根脉。

开幕式上,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莱芜梆子大放异彩,以传统戏剧形式演绎《大文化大中国》,展现了地方文化的自信与创新。

非遗技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案例同样引人注目:陈楼糖瓜入选“全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非遗赋能乡村振兴新活力》获评泉城文旅融合创新优秀案例。

活动现场的章丘铁锅、焦枣茶、燕子石、鱼拓、葫芦镶锡等30余个项目组成的非遗市集,成为游客体验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文化薪火传千载,非遗瑰宝润民心。非遗项目不仅是文化名片,更是文旅融合的创新探索。非遗在莱芜得到很好的保护,更实现了后继有人的传承。

莱芜现有国家级非遗5项、省级31项,市级161项,区级137项,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国家、省、市、区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总量居全市之首。近年来,莱芜区全方位推动非遗事业繁荣发展,累计开展非遗研学活动423次、近4万名学生参加,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1195次,2627余课时,组织60余个项目参加展览、展销活动100余场。

现场授牌成立了“济南市莱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推动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

莱芜梆子、鱼拓、面塑等非遗传承人携徒弟登台献艺,不仅展现了非遗作品,更重要的是传承保护,青年学徒代表宣誓“守正创新”,展现非遗“后继有人”的生动局面。

此次活动以“花”为媒,融合艺术展演、文旅消费、非遗传承等多重元素,既是一次文化惠民的创新实践,也为莱芜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随着“村晚”大幕开启,莱芜正敞开怀抱迎接八方宾客,共绘“诗与远方”的美好图景。

生活之美——城乡共融,烟火可亲。

“村晚”不仅是文化盛宴,更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在这场视听与文化的双重盛宴中,市级资源强力赋能——济南市文化馆群星艺术团带来的舞蹈《上春山》,以春山意境展现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市杂技团表演的《蹬鼓》以惊险技艺引爆掌声,将传统杂技与现代审美融合,赢得观众喝彩。老年艺术团演绎的《花开中国》以柔美舞姿传递生活幸福感,展现全民参与的文化热度。

同时,文创矩阵助力消费——活动吸引济南市20余家优秀非遗及文创单位参展,章丘铁锅、老济南豆豉等特色产品齐聚莱芜,与莱芜锡雕、鱼拓等非遗项目交相辉映,促进文旅消费潜力释放。

莱芜区联合全省旅行社启动“引客入莱”计划,推出“春日邀约”惠民福利,紧抓清明节、五一小长假契机,推出“文旅+消费”组合拳:

——线路创新引流:现场发布“云涧石语·谧静归真”度假线路“锦绣花途·春色长廊”赏花线路、“山岚秘境·星空野奢”露营线路、“碧霞探幽·云岫秘境”郊游线路4条精品线路,串联莱芜山水、文化、美食资源,为游客提供“一站式”体验方案。

——政策红利加码:莱芜区文旅局调动文旅企业积极性,组织A级景区、星级酒店和民宿、露营地、旅游商品企业联通协作,推出消费满减、打折优惠措施,吸引游客打卡消费。与“云闪付”平台合作,推出莱芜文旅惠民消费券10万元,将于“五一”前发放首批消费券5万元。

近年来,莱芜区优化文旅品质,不断擦亮莱芜文旅品牌,累计培育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6个四星级旅游饭店、20个A级旅游景区,房干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示范基地。举办文旅康养节、“莱芜You选 好品市集”、非遗游园会等重大节事活动,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扩大影响、引导客流、促进消费。

当今的莱芜,文旅事业和文旅产业齐头并进、繁荣有序,文旅产品供给充足、文旅活动花开四季,点亮了群众新时代美好生活。

四美同春,共绘振兴画卷。

莱芜文旅嘉年华以“自然、文旅、非遗、生活”四美为脉络,展现了文旅融合的多元维度。

从文旅嘉年华到四季特色节庆,从非遗市集到“泉民大舞台”,莱芜区正以文化为魂、生态为基、产业为翼,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这场春日之约,不仅是一张文旅融合的请柬,更是一曲“美美与共”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