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清明打虎不停: 罗斌从舞蹈泰斗被查, 网友:高雅艺术圈也不干净了?

更新时间:2025-04-05 08:44  浏览量:1

文/编辑|芦声笛韵

2025年清明假期第一天,北京城笼罩在细雨绵绵的肃穆中。

人们或踏青祭祖,或居家休息,中纪委网站却突然炸开一条重磅消息:

中国舞蹈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联合安徽省马鞍山市监委立案调查。

与此同时,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也卷入同一场反腐风暴。

两人被查的消息如惊雷般震动文艺界,有人惊呼:“连‘高雅艺术圈’也不干净了?”

时间倒回至1963年5月,罗斌生于北京,自幼习舞的经历为他埋下艺术生涯的种子。

1986年,他从北京大学分校中文系毕业,进入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工作,十年后拿下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硕士学位,专攻舞蹈文化人类学与基础理论,逐渐成为学界翘楚。

他的博士论文《假面阴阳——安徽贵池傩舞的田野考察与研究》被誉为傩舞文化研究的里程碑。

更主持了“中国傩舞文化研究”“中国民间舞蹈文化遗产保护”等国家级重点项目,被同行称为“用学术复活传统的守夜人”。

2000年后,罗斌的职业生涯加速攀升。

他不仅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舞蹈系主任,还以总撰稿人身份策划央视三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

同时深度参与“荷花奖”“桃李杯”等全国性舞蹈赛事评审,俨然成为舞蹈界的“理论旗手”。

2011年,他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舞蹈,中国!》一文,高呼“舞蹈是民族文化基因的活态传承”,引发学界热议。

2021年,罗斌当选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十一届副主席,次年以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身份亮相央视《百花迎春》晚会,向全国观众拜年。

2023年,他高调担任谍战题材舞剧《蓝色裙摆》艺术总监,宣称要“用舞蹈语言讲好红色故事”。此时的他,身兼学术权威与行政要职,风光无两。

权力与声名的膨胀背后,违纪违法的阴影悄然滋长。

据通报,罗斌的审查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央宣传部纪检监察组与安徽省马鞍山市监委联合开展,其问题或涉及文化项目资金挪用、艺术评奖中的权钱交易等。

耐人寻味的是,与其同期被查的冯双白曾与罗斌多次合作,两人共同策划的“中国舞蹈高峰论坛”等项目被质疑存在利益输送。

回望罗斌的学术著作,他曾痛陈“中国舞蹈尚乏成熟理论和市场品格”,呼吁“以清廉之风重塑艺术生态”

讽刺的是,如今他自己却成了反腐铁拳下的反面教材。

调查细节虽未完全公开,但据知情人士透露,罗斌在担任舞协领导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特定团体“开绿灯”,甚至在非遗保护项目中虚报经费,中饱私囊。

更令人唏嘘的是,他早年对傩舞“祛除邪祟、匡正人心”的文化阐释,竟与今日自身“违纪违法”的境遇形成荒诞对照。

有眼尖的网友翻出其2009年论文《贵池傩舞与文化生态保护区》,文中写道:“傩仪的核心是敬畏——对天地的敬畏,对规则的敬畏。

而今,这位曾以“文化敬畏者”自居的学者,却因践踏纪律红线跌落神坛,成了天大的讽刺。

罗斌的陨落,恰似一出现实版“傩戏”——面具摘下时,舞者的真容令人愕然。

中央纪委在清明假期雷霆出击,既是对文艺界腐败的零容忍,亦是对“学术光环不是护身符”的强硬宣示。

从田间傩舞到庙堂高位,从理论大家到阶下之囚,罗斌的人生轨迹警示世人:

无论身披多少文化华服,一旦背离初心、漠视法纪,终将在反腐利剑下无所遁形。

清明本为追思先贤、涤荡心灵之时,罗斌案却撕开了文艺界“雅腐”的暗疮。

艺术或许需要自由,但权力必须恪守边界。

当学术头衔成为寻租工具,当文化项目沦为利益温床,反腐风暴的席卷正是对畸形生态的拨乱反正。

罗斌的倒下绝非终点,而是新一轮文艺清源的起点。

唯有将“敬畏”二字刻入骨髓,方能让真正的艺术之光穿透权钱迷雾,照亮人心。

(本文重在倡导反腐正能量,重申国家反腐之决心,增强人们之信心,不针对任何单位和个人,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写作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具体案情以官方通报为准,请读者理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