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政党大舞台上的5个小故事

更新时间:2025-04-25 19:17  浏览量:1

4月21日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重庆的实践”专题宣介会举行

专题宣介会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重庆市委共同主办

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为主题

会上,6位讲述人分享了5个故事

一个系统

加速赛力斯M9下线

讲述人:

中科摇橹船创始人郑道勤

这是一个关于创业的故事

四年前

郑道勤还是年轻的创业者

现在他的企业在政府帮助下

迅速在行业内崛起

被称为“智能视觉国家队”

四年前,重庆市政府邀请院士专家团队来渝调研,为产业转型升级支招。作为中科院一家下属企业的工作人员,郑道勤一起参与了调研。

2020年12月,郑道勤创办公司。创业之初缺乏资金,重庆为他们这种创业者设立了创业投资基金。郑道勤顺利拿到启动资金300万元。没有客户,政府就牵线搭桥,帮与有需求的企业对接,推动进入大客户的供应链体系。员工生活出行不便,政府就提供人才公寓,专门增设公交线路,使大家安心落户。

现在赛力斯也成为了他们的客户。

未来,郑道勤还有更大的梦想

那就是将摇橹船划向“中国智造”的星辰大海

为全球工业制造提供中国方案

贡献重庆智慧

一条通道

辐射500多个港口

讲述人: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重庆机务段司机吕嗣湘

这是一个传承的故事

也是一个开放的故事

一名火车司机

接过师傅的“接力棒”

在“幸福之路”上加速前行

2011年3月19日,首趟中欧班列从重庆团结村车站启程,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一路向西,最终抵达德国杜伊斯堡。驾驶中欧班列“第一棒”的火车司机,正是吕嗣湘的师傅江彤。

2017年,吕嗣湘如愿以偿地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第一棒”司机。

如今,吕嗣湘也带起了徒弟,当年师傅给他的“接力棒”正在一代代传递下去。

一个APP

让超大城市治理有“数”

讲述人:

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科研处综合科科长徐龙

江北区石马河街道桂花园社区工作者陈莉

这是一个关于数字重庆建设的故事

一名交巡警

管理着城市的交通大动脉

一名社区工作者

管理着城市的神经末梢

他们对数字建设的作用深有体会

交通拥堵是全球都面临的“大城市病”。2016年,徐龙曾在重庆最大的商圈——解放碑商圈临江门交通岗亭值过勤。每天,来自11个方向的车流在这个路口汇合分流,这里成了有名的堵点,严重的时候,通过路口需要半个小时,车流长达数公里。

2023年4月,数字重庆建设启动了。徐龙被调到科研部门,负责开发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智能管理应用体系。徐龙和同事们整合了6800公里城市道路、3400个路口、2900组信号灯、4万多路视频镜头等交通要素,通过智能信号灯、潮汐车道、定向车道、可变车道等精细管控措施,实现了交通智慧管理。如今,临江门路口即便车流量比2016年翻了一倍,但交通却更有序,拥堵状况大大缓解。

像重庆这样的超大城市

人口密集 地形复杂

中心城区37座跨江桥梁

22座穿山隧道

300座立交桥

连导航都会迷路

智慧交通为破解

超大城市交通拥堵的“世界级难题”

提供了解决方案

陈莉也谈到数字重庆建设,也让她的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我们每个社区工作者的智能手机上都多了一个APP,通过这个APP,我们既可以接收市、区、街道下发的工作任务,又可以上报居民反映的问题,还可以对辖区化粪池、燃气管网等风险点进行隐患监测。”

有了这个数字应用

就像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

陈莉对自己所负责的

几百户居民需求情况了如指掌

更能和其他部门一起协同处置问题

讲述人:

涪陵区江北街道二渡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晓江

这是一颗青菜头带来山乡巨变的故事

依靠特色产业

全国无数的村

像二渡村一样

正阔步行进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村民收入不比在城里上班差

今年2月,一则关于涪陵青菜头丰收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火,视频中,一辆辆满载涪陵青菜头的大卡车沿着山路缓慢前行,像一条行驶在山间的巨龙。

每年初春,都是涪陵青菜头砍收季节。涪陵区江北街道二渡村一共种植了青菜头200公顷,年产量9000吨,带动户均年收入7万多元,相当于1 万多美元。

现在,涪陵青菜头一不愁品质,二不愁销路,收购价是以前的五倍,因为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二渡村被媒体誉为“榨菜第一村”现在,涪陵榨菜甚至走出国门远销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为“世界三大酱腌菜”。

一个食堂

品味民主村的幸福

这是一个藏在民主村的故事

民主村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

占地38万平米

有近万居民

是重庆老兵工厂的家属区

经过更新改造后

“老厂家属区”变为“幸福新家园”

更有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社区食堂

15元20个菜随便吃

腿脚不便的由党员、志愿者送上门

食堂的饭菜香飘出了社区

连上班族和游客都慕名而来

每天有1200多人来用餐

商家薄利多销越做越旺

在重庆,像民主村这样蝶变的老旧小区有9414个。“民生为大”,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精彩密码,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不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