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公募“造星时代”落幕,新生代登上舞台

更新时间:2025-04-27 03:14  浏览量:1

CFIC导读

公募基金经理总人数已突破4000人。新生代基金经理正在加速入场。公募“造星时代”逐渐远去,当前业内强化“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逐步培育新人。

Choice数据显示,公募基金经理总人数已突破4000人。新生代基金经理正在加速入场,而部分资深基金经理,因业绩欠佳黯然去职。从行业发展态势看,留给业绩欠佳者的时间不多了。

与此同时,公募“造星时代”逐渐远去,当前业内强化“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逐步培育新人。

新生代基金经理登上舞台

今年以来,多位绩优基金经理离职,包括中欧基金曹名长、华商基金周海栋、工银瑞信基金张宇帆等。与此同时,亦有部分基金经理因业绩欠佳而辞任,新生代基金经理逐渐登上舞台。

近日,易方达基金发布多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具体来看,4月12日,杨宗昌离任易方达资源行业混合基金,该基金将由朱运单独管理。

从朱运的履历看:2016年7月至2022年4月任建信基金研究部助理研究员、初级行业研究员、行业研究员、周期组研究主管;2022年4月跳槽到易方达基金,2024年11月19日担任易方达资源行业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与杨宗昌共同管理。此番杨宗昌离任易方达资源行业混合基金,意味着朱运将独当一面。

与之相似的还有易方达新生代基金经理欧阳良琦。4月12日,易方达中盘成长混合基金经理变更为欧阳良琦,原基金经理冯波因离任。梳理发现,欧阳良琦2017年7月加入易方达基金,2023年5月开始管理易方达战略新兴产业股票基金。

基金经理队伍中出现越来越多新面孔。4月11日,嘉实医药健康股票基金增聘孙晓晖为基金经理,这是她首次担任基金经理。4月10日,金信多策略精选混合基金增聘谭智汨为基金经理,谭智汨2021年1月加入金信基金,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兼研究员。

基金经理人数突破4000

截至4月25日,全市场公募基金经理人数已超4000人,创历史新高,与2019年相比翻了一番。

“近期上任的基金经理,多数是由研究员晋升而来。”华南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当前基金公司越来越重视从内部培养人才。

基金经理人数大幅攀升,以及被动指数基金的高歌猛进,对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指数基金大发展的当下,对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而言,要更加深入研究,获取阿尔法收益,否则将被市场淘汰。”上述人士直言。

华安证券研报显示,相较被动指数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策略的独立性与多元化,以及持续不断的更新迭代能力,确保其难以被简单复制。近年来,资金借道ETF持续涌入A股,指数内成分股趋向于协同运动,选股难度加大,只有擅长做行业、风格轮动的基金经理才有优势。

嘉实基础产业优选股票基金经理肖觅表示,基金经理:一是要充分相信研究的力量,通过研究建立对产业规律的长周期深度认知,带来前瞻的视野和判断,创造超额回报;二是要回归投资的本质,在基本面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预期回报和风险水平。

“造星时代”远去

在基金经理队伍逐渐庞大的同时,公募越来越重视团队作战,摈弃了包装明星基金经理的打法。

“公募曾经历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如今,部分明星基金经理业绩大幅回撤,投资者持有体验并不好。如果公司发展只依靠几个明星基金经理,会面临很大风险。”沪上某基金公司高管说,对公募行业而言,从个人主义驱动转向集体智慧驱动势在必行。

行业的转变同监管引导息息相关。2024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提出,强化公募基金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完善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摒弃明星基金经理现象,强化“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

“研究这件事,单打独斗是很难的。我们的研究团队分为消费、周期、TMT、机械军工、新能源几个小组,但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快速演进,行业之间的界限不像以前泾渭分明,交叉学科成为常态,我们鼓励基金经理主动发起跨行业的研究小组。以AI为例,它不仅涉及硬件、算法,还延伸到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等,需要多行业研究员协作才能全面覆盖。”在兴证全球基金研究部副总监、基金经理董理看来,投研一体化意味着基金经理不能只负责下单,研究员不能只推荐股票。

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也极大地赋能了公募投研。浙商基金表示,投研工作借助人工智能构建起协同化、工业化、流程化的全新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基金经理通过智能化、科技化手段,快速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从宏观经济趋势、行业动态到企业微观财务数据,为投资决策提供全面、精准的依据。依托人工智能,浙商基金的投研团队构建了上百个细分行业的基本面量化模型。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赵明超

《风险预警·金融版》简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安全事关国家、区域企业发展大局,需要对金融风险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科学应对,防范于未然。

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出品的《风险预警·金融版》在政府权威部门指导下,依托先进的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和专业的分析师团队,对金融业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风险舆情进行总结梳理和分析研判,为金融监管部门、要素市场、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行业协会、各类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提供权威、专业、实用、及时、有效的金融风险舆情监测、研判、预警与应对建议。

1.8万/年,每周一期,每周五发布。

最新报告:

【2025年4月第4期】总第174期: 低利率时代理财变局

【2025年4月第3期】总第173期:上市银行年报透视:结构性挑战与分化突围

【2025年4月第2期】总第172期:券商的2024:分化中谋变,转型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