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娘吕瑞英:越剧舞台上的传奇与绽放!
发布时间:2025-07-08 17:27:44 浏览量:1
在越剧的璀璨星空中,有一颗星星即便历经岁月流转,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她就是被大家亲切称为“小红娘”的吕瑞英大师。如今,吕瑞英大师已年过90,可她在越剧界的影响力,却丝毫未减,反而如陈酿的美酒,愈发醇厚香浓。
吕瑞英的越剧之路,始于年少。上世纪40年代,小小的她就踏入了越剧的世界,开启了逐梦之旅。那时候的她,或许还未料到,自己今后会在越剧历史上留下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初入师门时的懵懂学徒,到崭露头角时的青春朝气,吕瑞英一步一个脚印,默默积攒着能量。
50年代初,对于吕瑞英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她加入了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这里汇聚了众多越剧界的前辈和精英,浓厚的艺术氛围,如同肥沃的土壤,让她这颗艺术种子得以迅速成长。在这里,她不仅能与前辈们切磋技艺,更有幸得到袁雪芬、张桂凤等越剧大师的悉心指导。袁雪芬的艺术理念和表演风格,深深影响了吕瑞英,让她懂得了如何在舞台上真正地去感受角色、塑造角色;而张桂凤的严苛要求,则锤炼了她的演技,让她对艺术有了更高的追求。
吕瑞英就像一块海绵,不断吸收着各种艺术养分。她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钻研音乐理论,甚至还学习弹钢琴、练习视唱练耳。这些看似与越剧表演并无直接关联的学习,却为她日后的艺术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真正让吕瑞英声名鹊起的,是她在《西厢记》中饰演的红娘一角。为了演好红娘,她下足了功夫。深入研究剧本,观察生活中那些机灵聪慧的少女形象,将她们的神态、动作、语言特点融入到角色中。最终,舞台上的红娘被她演绎得活灵活现,俏皮可爱又机智过人,那灵动的眼神、活泼的身段,一颦一笑都仿佛带着红娘的灵魂,也因此,她被大家赞誉为“活红娘”。
除了红娘,吕瑞英还塑造了众多经典角色。在《打金枝》里,她是骄矜任性又不失可爱的君蕊公主;《穆桂英挂帅》中,她化身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的穆桂英,那高亢激昂的唱腔、刚劲有力的动作,将穆桂英的巾帼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红楼梦》中,她又把薛宝钗的端庄稳重、隐忍聪慧诠释得恰到好处 。每一个角色,她都赋予了独特的魅力,让观众们沉浸其中,难以忘怀。
吕瑞英的唱腔,更是独树一帜,被称为“吕派”。在继承袁派委婉典雅、细腻隽永风格的基础上,她大胆创新,融入了活泼娇美、昂扬明亮的旋律色彩。她的唱腔音域宽广,音色甜美,就像山间清澈的溪流,又似春日婉转的鸟鸣,灵动且充满活力。在音调中,她巧妙运用4音和7音这两个偏音,促使唱腔中频繁进行宫徵调式转换,再加上灵活多变的板式运用,根据人物情绪的起伏,通过速度快慢、节奏松紧的变化,让旋律色彩丰富多样,充满了层次感和新鲜感 。比如《西厢记·拷红》中的“夜半时停了针绣”这段唱,她通过不同的节奏和腔调,将红娘的心理变化展现得细致入微,一开始的舒缓引入回忆,中段的急切规劝,再到高潮处的加重语气,以及最后的逐渐舒缓,生动地塑造了红娘聪明伶俐的形象。
在艺术的道路上,吕瑞英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她敢于突破传统越剧的一些固有模式,大胆地将现代元素融入其中,同时也积极向其他剧种学习借鉴。在《桃李梅》的“风雨同舟”唱段中,她吸收借鉴了锡剧的节奏型,创造出了越剧的“行路板”,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女扮男装上京告状时心急如焚的情绪,这种新颖的节奏型也在越剧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如今,90岁高龄的吕瑞英依然心系越剧。虽然她可能不再频繁地登上舞台表演,但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越剧艺术的传承上。她经常与年轻演员交流,分享自己多年的艺术经验和心得,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用心浇灌着越剧这片花园里的新苗。在她的悉心指导下,许多年轻演员在越剧的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了越剧界的新生力量,吕派艺术也得以开枝散叶,传承不息 。
吕瑞英的艺术人生,是一部充满激情与奋斗的传奇。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对越剧的热爱与执着。她告诉我们,年龄只是一个数字,真正的艺术是永恒的,只要心中有热爱,有追求,无论何时,都能在自己的领域里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让我们向这位90岁的“小红娘”致敬,期待越剧艺术在她的影响下,继续传承和发展,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