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靓颖舞台风格突变引争议,“网红化”标签下的是与非
发布时间:2025-07-09 19:07:03 浏览量:2
张靓颖舞台风格突变引争议,“网红化”标签下的是与非
在华语乐坛,张靓颖一直是实力唱将的代表人物,她独特的海豚音和扎实的唱功,塑造了如《画心》《终于等到你》等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也让观众对她的舞台形象有了相对固定的认知。然而,近期她在深圳演唱会上对《九万字》的演绎,却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
7月5日,深圳演唱会现场,张靓颖身着欧美风紧身流苏装,搭配金丝眼镜,在演绎《九万字》时加入了扭胯、甩头等编舞动作。动感的节奏、热辣的舞蹈,与她曾经端庄大气的演唱风格截然不同,更与此前在《天赐的声音》中演唱同一首歌时的知性长裙形象形成强烈反差。这本是一次大胆的舞台风格创新尝试,却没想到,部分观众并不买账,甚至掀起了一场激烈的网络讨论。
在社交媒体上,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一些网友直言她的造型和动作像直播间的网红,充满了“俗气”的风俗感,与实力歌手的身份严重不符,甚至觉得她是为了迎合下沉市场、获取流量,而放弃了自己原本的优势,自降身价。有网友吐槽:“张靓颖怎么变成这样了,以前安安静静唱歌多好,现在这造型和动作,真的太掉档次。”网红乐评人丁太升也毫不留情地指出她有擦边嫌疑,认为这拉低了乐坛的档次。
面对汹涌而来的批评,张靓颖并未选择沉默。7月8日,她在社交平台发布长文回应争议。她表示,十几年前自己的专辑封面和演唱会现场就有类似的穿着打扮,对如今的争议感到十分不解,直言“这有啥值得大惊小怪的吗” 。同时,她也认为“网红”并非贬义词,很多网红凭借努力和能力走红,值得肯定。对于“像老实人豁出去了”这样的评价,她更是直呼委屈,强调自己出道多年,大大小小经历过几千个舞台表演,不明白为何会给人留下这样的错觉。不仅如此,她还晒出了早年的白色鱼骨裙、粉色小流苏等造型照片,以证明自己并非突然转型。
实际上,张靓颖的舞台风格一直都在不断探索变化中。回顾她的演艺生涯,从出道时在《超级女声》舞台上的青涩,到后来在各种大型晚会、演唱会上的游刃有余,她的每一次亮相都在寻求突破。她曾在音乐专辑封面造型上大胆尝试,也在过往的演唱会中展示过性感热辣的一面,并非是突然转向“网红风”。而且,在此次深圳演唱会上,她一共换了七套风格各异的服装,每一套都根据不同的歌曲和场景精心设计,仅仅因为《九万字》这一个表演片段就给她贴上“网红化”的标签,无疑有失偏颇。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歌手在舞台风格和歌曲演绎上寻求突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如同演员不会满足于一直塑造同类型角色一样,歌手也希望通过不同的风格展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张靓颖对《九万字》的改编,将原本古风的歌曲融入电子摇滚元素,配合大胆的舞台造型和舞蹈动作,是一次对音乐和舞台表现形式的创新探索,展现了她作为歌手的多元才华。
部分网友对她的指责,更深层次反映出的是大众对实力派歌手的矛盾期待。一方面,观众期待歌手能够不断进步,在演出上实现突破和革新,带来更精彩的视听享受;另一方面,当歌手做出大胆尝试,偏离了大众既定认知中的音乐本位时,又容易引发批评。在短视频时代,直播间网红众多,扭胯甩头、性感热舞等元素确实容易让人产生“擦边”的质疑,与明星艺人的传统形象有所冲突。但这并不意味着歌手就不能借鉴这些流行元素进行创新,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度,在创新与坚守之间找到平衡。
张靓颖此次舞台风格变化引发的争议,是一个值得整个乐坛思考的现象。它不仅关乎歌手个人的风格转型和发展,也反映出观众审美观念的差异以及时代潮流对音乐行业的影响。希望未来,张靓颖能够继续坚持自己的音乐探索之路,用更多优质的作品和精彩的舞台表演回应质疑;也期待观众能够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纳歌手们的创新尝试,让华语乐坛的舞台更加多元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