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突然去世,昨天还跳舞呢!提醒:每升高1℃,风险增加9%
发布时间:2025-07-11 17:59:09 浏览量:2
前天晚上还在广场上跳舞,笑得合不拢嘴,谁知道第二天凌晨就猝死在家里,连个喊“救命”的机会都没有。
这样的事,对很多中老年人来说,听得多了,但每次都觉得是“别人家的事”。可真到了自己身上,那就是一场天大的灾难。
尤其是这几年,天气越来越极端,一到夏天动不动就高温预警,很多老人不当回事,照样穿得严严实实,闷在家里不开窗,也不爱喝水。
殊不知,高温对老年人来说,不是“热一热”的问题,而是真有可能要命的。
最近一项国内研究就指出:当气温每升高1℃,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就会上升9%。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今天就来说说,天气一热,老年人到底容易出什么问题?哪些人特别危险?我们又该怎么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亲人?
对年轻人来说,三十多度的天气,出点汗、吹点风,好像也能熬过去。
但对上了年纪的人,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梗病史的老年人,高温像是慢慢“煮青蛙”,一不小心就出大事。
热的时候,身体为了散热,会让血管扩张、出汗增多。这个时候,血液会变得粘稠,心脏要更费劲地把血液送到全身。如果本身心脏就不好,或者脑血管已经有硬化、堵塞,那风险就更高了。
高温天最常见的,就是诱发心梗和脑梗。有些人晚上睡着睡着就突然发病,没有一点预兆。还有一些人是在清晨起床时,突然站起来,血压一冲,心脑血管一受不了,就倒下了。
尤其是夜里不开空调、不开窗,室内温度高、空气不流通,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会缺氧,到了凌晨三四点,是猝死最危险的时候。
不是所有人都容易在高温天出事,但如果你或者你家人符合这些情况,一定要特别警惕。
第一种是有高血压的人。温度高时,出汗多、血容量减少,会让血压忽高忽低。血压波动太大,是脑出血的“导火索”。有些老人白天血压不高,到了晚上血压降得太低,反而更危险。
第二种是有冠心病、心绞痛的人。高温让心跳加快、负担增加,很容易诱发心肌梗死。特别是饭后、洗澡后、夜间睡觉时最容易出事。
第三种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会让血管变硬、血液变浓稠。高温一来,血糖控制不好、脱水严重,就容易诱发脑梗或心梗。
第四种是独居老人。一个人住,出了问题没人发现。有些老人摔倒在地,光靠自己爬不起来。如果再加上天气闷热、缺水,很容易发生意外。
很多人觉得中暑就是头晕、出汗多,喝点水、吹个风就好了。中暑也分轻重。
轻度中暑可能就是头痛、恶心、多汗,但严重的“热射病”是可以致命的。热射病时,人的体温可能飙到40℃以上,会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昏迷,这是急救也难抢回来的情况。
尤其是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差,出汗少,身体对“热”的感知没那么敏感,可能等感觉到不舒服时,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有些人甚至以为自己“感冒”了,其实是热射病早期。头晕、没力气、胃口差、不想动,如果发生在高温天,千万不能忽视。
热天不是不能出门,也不是只能躲在空调房里不动,而是要懂得怎么跟天气“和平共处”。
穿衣要轻薄、透气。不要穿厚衣服“捂汗”,汗出不来反而更容易中暑。可以穿宽松的棉质衣服,颜色尽量浅一些,出门记得戴帽子、打伞。
第二,要养成多喝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每天至少喝1500毫升水,可以在水里加点淡盐水,补充电解质。
绿豆汤、冬瓜汤、金银花茶等也可以适当喝点,但别当饭吃。
第三,不要在中午最热的时间出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尽量安排在家休息。如果要锻炼,建议清晨6点前或傍晚6点后。运动也别太剧烈,散步、轻缓的太极拳就很好。
第四,保持室内通风。开空调时,温度不要太低,26℃左右最舒服。开空调也要定时开窗通风,避免空气不流通。不要图省电不开空调,空调不是“奢侈品”,在高温天它就是“命”。
第五,饮食要清淡。多吃苦瓜、黄瓜、冬瓜、西红柿、菠菜、南瓜这些“清热降火”的蔬菜,肉类可以选择鸡肉、鱼肉等低脂的。少吃油炸、烧烤、咸菜等重口味的食物,太咸会加重心脏负担。
很多老人嘴上不说,其实身体早就吃不消了。有些觉得自己“还能干”,不肯用空调、不愿喝水、不爱吃饭,觉得“受点热不算啥”。但身体不是铁打的,一旦撑不住,后果不堪设想。
家里有老人的,要多观察他们的精神状态、食欲、睡眠。一旦发现他们最近总说累、不想吃饭、容易烦躁,就要提高警惕,可能是热导致身体出了问题。
可以给他们准备一个温度计、血压计和血糖仪,每天早晚测一次,记录下来。如果发现血压波动大、体温偏高、血糖异常,就要及时就医。
还有一点很关键,老人最好别单独在家太久。如果家人白天上班,可以请邻居帮忙看看,或者装个视频通话设备,定期联系,及时发现异常。
天气越来越热,不能总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科学过夏天,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老年人更要学会善待自己,吃得清淡、动得适度、休息得好,注意防暑,才是真正的长寿之道。
说到底,高温不是开玩笑,它确实可以“夺命”,尤其是对那些本身就有慢性病的老人。别让“昨天还跳舞,今天就离世”的悲剧发生在我们身边。
愿每一位老人都能安稳度夏,平安健康,活得长久。
参考文献: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年。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老年人健康管理指南(2022年版)》.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2,41(12):1253-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