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发现了吗?退休后,活得通透的人,都有那么一点点顿感力

发布时间:2025-07-12 15:03:22  浏览量:2

读到一段通透的话:“凡是让我不开心的,我都感受不到。那些话里话外的阴阳怪气,我听不懂,也懒得听懂。或许,是失望多了;也或许,是你压根儿不想取悦谁,更不会对谁再满怀期望。于是慢慢地,钝感力就强了,或者说,是对人对事没那么多期待了。”苏苓人活着,是需要钝感力的,尤其是已经退休的我们。

因为早已经洞悉,在人生这条不平坦的大道上,被小石子硌疼是正常的,被一场雨淋着也是正常的,听到点闲言碎语同样正常。若没有这点心性,又怎能将前半生的风雨,都酿成岁月的星光?

一早,李姐就听见摔门声。不用猜,准是小两口在吵架。那句“当初真不该嫁进你们家”的怒吼,像根生锈的钉子,生生钉进她宁静的清晨。换做从前,她必定会皱起眉头,敲开孩子的门,连呵斥带规劝,参与到争吵之中,和儿媳妇争个对与错。可如今,她只是轻轻抿了一口茶,任由茶香裹住刺耳的噪声。

她突然想起昨天读到的一句话:“那些不开心的,就当是窗外飘错方向的落叶,不要扫进自家院子。”落叶总有一天会被风吹散,小两口的吵架,只要自己不参与,也许晚上就和解了。儿媳妇也是个刀子嘴的性情之人,说过的话,一会功夫就忘记了。

退休后的生活,原以为是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却常被现实泼来几瓢冷水。除了有家庭矛盾外,同学聚会上有意无意炫耀的别墅,亲戚群里时不时跳出的催婚关心,广场舞队伍里暗藏的站位高低等,都时不时地扰来。

顿感力弱的人,遇见这种场景,就像遇见一杯泡坏的茶,那本该舒展的叶片蜷缩成一团,苦涩代替了清香。其实,这个世界,烦恼天天有。真正能伤到我们的,从来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太在意。

太在意别人聊什么,评论什么,称赞了什么,又否定了什么。是自己让自己变得不开心。

所以说,人是需要一些钝感力的,面对外界的杂音时,能够展现出一种通透豁达。钝感力,并非是麻木不仁,而是一种清醒的自我保护机制。作家村上春树说:“钝感力,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当我们学会对无关痛痒的言语,装聋作哑;对无端的比较,视而不见,实则是在为心灵腾出新的空间。就像紫砂壶,需要经过反复开壶,才能养出温润包浆;人的心境,也需要在岁月的摩挲中,褪去不必要的敏感,长出柔软却坚韧的保护层。

邻居张姐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启发。退休后,她报名参加了社区国画班,总想画好,却总也画不好,总怕别人会说自己笨,老了不中用等等。直到有次集体写生,她发现学得慢、忘得快,是这个年龄段的共性。她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全身心投入到绘画中。

当池塘里歪斜的残荷,渐渐呈现在纸面时,突然明白:美从来不是千篇一律的标准,与其在乎别人的评价,不如享受笔尖晕染的过程。如今,她的画多了几分随性洒脱,言谈中也多了从容。偶尔有人质疑时,她总仰起头说:“这才是退休生活该有的模样。”说给别人听,也说给自己听。

修炼钝感力,可以从生活的细节入手。亲戚议论子女婚事,微笑回应“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转头去沏一杯茶转移注意力。广场舞队有人抢C位,主动站到后排,专注自己的动作,享受跳舞本身。孩子没及时打电话,可能是“忙碌而非不关心”,避免过度联想。穿错袜子出门、饭菜做咸了就笑着吃完,告诉自己:不完美才是常态。

以上所有,其实都可以归成一句话:不在意不是因为麻木,而是懂得让生命的能量,流向更值得的地方。把内耗的精力,转向更有趣的事情上,如侍弄一盆花、读一本好书、做一顿美食等。

当我们不再把他人的评价当作衡量自己的标尺,就不难发现生活中被忽略的小确幸。退休了,我终于发现:真正的钝感力,不是钻进与世隔绝的硬壳里,而是打开一扇带纱窗的窗,滤掉蚊蝇,却让月光和微风自由穿梭。

对家人健康保持敏锐,对他人口舌是非选择疏远;对梦想追求保持执着,对无关比较保持冷静……这,正是岁月赠予我们的智慧包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