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乐器独树一帜 但有局限性 有的乐曲演奏不了
发布时间:2025-07-15 18:13:35 浏览量:2
中国民族乐器在世界乐坛上独树一帜,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民族乐器大加赞赏乃至着迷。
中国古代音乐只有五个音:宫、商、角、徵、羽,即现在简谱中的1、2、3、5、6,没有4和7,平时人们说某人五音不全,指的就是古代的那五个音。
中国简谱中的4和7,是从西方音乐中添加来的。中国现代简谱中的1、2、3、4、5、6、7,是七个调,即五线谱中的C、D、E、F、G、A、B。但实际上五线谱中还有五个调,即降D、降E、升F、升G和降B调。但降D与升C、降E与升D、升F与降G、升G与降A、升A与降B都是同一个调,如同老丈人和岳父是同一人一样,这样加起来,中国现代简谱中一共有12个调。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仍在使用和尚存的民族乐器(包括少数民族使用的)约有近500种。按传统的分类法,根据乐器的发声原理和演奏方法,一般分为四大类。
一、吹管乐器。常见的有笛子(梆笛、曲笛)、管、笙、箫、唢呐以及少数民族的巴乌、芦笙等。
二、拉弦乐器。常见的有二胡、板胡、高胡、中胡、坠琴、四弦胡、马头琴等。
三、弹拨乐器。常见的有琵琶、阮、柳琴、月琴、三弦、秦琴等。
四、打击乐器。常见的有锣、鼓、铙钹、板梆等。
虽然中国的民族乐器在世界乐坛上独树一帜,但也有局限性,有的乐曲难以原汁原味地演奏出来。例如二胡、板胡、京胡等,有些乐曲用不同的把位演奏,个别音连演奏家也演奏不出来。例如用5、1弦演奏《葬花吟》,歌词中“一抔净土”中的“土”和“强于污淖”中的“淖”音,原曲本来是低音3,但5、1弦的最低音是低音5,再往下神人也演奏不出来了,所以演奏家们只能用比低音5高一个音阶的低音6代替低音3,听着就不顺耳,还不如用休止符代替低音3效果好。《杜鹃圆舞曲》和《蓝色多瑙河》这样的乐曲,无论用曲笛和梆笛都难以完美演奏。
中国民族乐器演奏《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梁祝》、《紫竹调》、《步步高》、《北京喜讯到边寨》、《赛马》、《牧民新歌》这类乐曲就非常好听。
虽然有的民族乐器有局限性,但也不是所有的民族乐器都有局限性,有的民族乐器就没有局限性,例如琵琶和古筝就能奏出半音。
个人拙见,欢迎高手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