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岳企焕新记|从M²< 1.5到全球舞台,大科激光如何用技术硬核突围?

发布时间:2025-08-05 17:36:54  浏览量:1

一束光,可以做什么?

这个问题,在湖南大科激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科激光”)联合创始人康磊看来,答案远超想象。这束光可化为最精密的“刀”,雕刻出高精度的曲线;也能成为最灵巧的“笔”,焊合坚固的金属……

大科激光,正是赋予这束光无限可能的“魔法师”。这家公司研发的激光器,让光束变得更锋利、更智能,通过激光3D打印、切割、焊接、清洗、熔覆等全球领先工艺,让坚硬的金属也能“随心塑形”。

万瓦激光光束质量M²

破15年“卡脖子”之困

想象一下现代工业的精密运作:金属在无形中被精准分离、熔合,甚至“生长”出复杂形状。这背后,激光器扮演着“看不见的巧手”角色,而光束质量,就是这双手的“灵巧度”指标。

“光束质量是激光器的‘灵魂指标’,M²值越接近1,光束能量密度越高,加工精度和效果也越卓越。”大科激光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康磊解释道。

打个比方,常见的多模激光器如同“大斧头”,适用于粗放加工;而超大功率(万瓦级)且具备优异光束质量(如M²

康磊介绍,近些年,随着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的“野蛮生长”,国内陷入了“有需求却无高端装备”的窘境。“这倒逼我们放弃低端市场的价格厮杀,果断锚定高亮度激光这片技术蓝海。”

破局点出现在2024年7月。大科激光成功攻克了高效热管理、模式净化和时序纯净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其研发的万瓦单模式光纤激光器光束质量M²最优可达1.36,标志着万瓦级激光实现单模式输出!

万瓦单模式激光器

这一突破有何意义?它打破了长达15年的技术垄断,攻克了制约中国高亮度激光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大科激光因此成为全球第二家、国内首家实现万瓦级输出的企业。目前,其量产并批量销售的10kW单模式激光器,光束质量M²最优值可达到1.36,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今年预估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高亮度激光的核心难点之一,是随着输出功率上升至一万瓦甚至一万五千瓦,并在细到只有几十微米的输出光纤进行传能,热管理控制难度骤升,严重影响光束质量。”康磊表示,大科激光在热管理、模式控制等关键技术上获得突破,成功实现单模式万瓦的稳定输出。

康磊说,这款万瓦单模式光纤激光器不仅能驾驭远程加工、集中加工等高难度任务,其输出特性更确保了加工的极致精度和效率,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的“光引擎”。

从实验室到车间

让金属“随心塑形”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时间的沉淀。时间回溯至2017年,一支国防科大学术研发团队,转战民用高亮度光纤激光器制造领域。从零起步,短短八年,大科激光已成长为拥有150多名员工、年产值破亿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这份成长有目共睹。大科激光持续深耕单模高亮度光纤激光器及核心器件,推出“天狼星”系列、单模式万瓦和超轻量化等特色产品,为工业加工、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其光纤激光器零部件已实现100%国产化,高亮度单模激光器今年销售额预估超5000万元。

出色的科技成果,让大科激光公司屡获殊荣。2021年起三次荣膺中国激光金耀奖新产品金奖;2022年核心专利“一种具有抗纤芯反射光功能的光纤激光器”获湖南省专利奖一等奖;2023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就在7月,该公司承担的“超大功率单模式光纤激光器研制及应用”项目成功入选湖南省2025年十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并于8月正式启动。

技术的价值在于应用。在大科激光的工艺测试中心,激光的“魔力”令人震撼,螺旋金属圈、活塞杆等精密构件……均由激光器一手“雕刻”或修复成型。

康磊介绍,大科激光器的核心优势在于“快”与“准”,能高效精准地切割、焊接各类金属,就像拥有了一双“点石成金”的手,让坚硬的金属也能“随心塑形”。

从技术到商业生态

拓展绿色“纯净”之路

大科激光不仅追求技术的“三大纯净”(模式纯净、光谱纯净、时序纯净),更探索商业模式的纯净之道,将绿色转型融入企业血脉。

这种“纯净”在应用中绽放绿色力量。“激光技术是对传统加工方式的替代,不会产生化学物质或污染物,对环境零损害。”康磊举例道,在锂电池制造领域,“天狼星”系列激光器可以抑制焊渣飞溅,降低30%的能耗,并攻克铜铝等高反材料焊接难题,显著提升电池安全与良品率。

同样,大科激光“狮子座”匀化光斑激光器,是工程机械、航天航空领域的“绿色创可贴”,替代传统高能耗的电镀工艺,金属粉末利用率超95%,让“修旧胜新”成为现实。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大科激光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超10%,专利申请已达80余项,牵头建立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与中南大学、湖南理工学院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激光人才;通过技术输出、联合研发,带动本地产业链协同发展,构建“激光+装备制造”“激光+循环经济”特色集群。

从攻克光束质量M²<1.5的技术巅峰,到赋能全球高端制造,实现批量生产和销售,大科激光正以硬核科技实力,在光的世界里镌刻中国智造的新篇章。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燕妮 田卓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