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有咖——从石林到大凉山,还有野生菌和深情的民谣
发布时间:2025-08-06 15:13:33 浏览量:1
如何用一个嘉年华,呈现一个千年城市的志向?
就在100多年前,从昆明到越南的海港,远比到内地更为便捷。昆明实质上成为亚洲南海岸对外的后方基地,物产荟聚,再向世界输出。
到了抗战时期,昆明又成为整个中国的大后方,中华文脉在此,且坚定维系着最高水准的教育体系,后辈学子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到了今天,与亚洲乃至全球,昆明又一次找到了一种与所有人对话的语言,居然是一种植物,成为了共同的话题。
咖啡漫游体验站活动现场
咖啡与其他饮品不同。百年前很难想象,各色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俗不同,甚至人种语言不同的人,可以手捧一杯咖啡围坐而谈。听听音乐,会会朋友。而今天的滇池之畔,这个场景反复出现,甚至将成为常态。
天下没有任何一次的交谈欢聚,会是一模一样的。且永远是人来人往,人聚人散。但滇池的景致万载不变,手中的咖啡,也始终香气悠然。
来自全国各地的咖啡车将集结于昆明
就在几天之后,来自数千公里之外的年轻人,会驾驶着他们的咖啡车,自由如风,奔来眼底。让大家看看新一代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而生于云南源于云南的人们,也将用极大的热情呼应。还有众多的能人异士前来助兴,共同成就这场年度共萃的盛会。
之后,他们会继续开枝散叶,烂漫生长,继续向四面八方传递一个信息:这里有一种千年未曾改变的志向,容纳滋养万物,并进而产出,与美好相关的一切。
昆明,已经有无数赞美它的文章。但与未来如何希冀,与世界如何连接,与生活如何融入,与艺术如何表达,与土地如何扎根,2025滇池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也许会给出一些答案。
西岸有咖·滇池西岸音乐会
2025年8月15日 周五
16:30-21:00
滇池·西岸Park
咖啡,是气味的记忆,也是声音的共鸣。这个夏天,除了咖香与集市、阳光与湖水,还有另一种“发酵”——来自山川与土地的声音。西岸有咖·滇池西岸音乐会邀请了几位与云南紧密相连、又拥有广阔世界视野的音乐人,让旋律成为桥梁,让吟唱回应时代。让我们走近这些值得聆听的声音,听见他们如何用音乐,与这片热土同频共振。
蛮虎乐队:彝族之虎,世界之声
2003年,石林彝族撒尼支系的年轻人阿腊,拉起一群伙伴,组成了蛮虎乐队。“蛮虎”延承了彝族文化里对虎的热爱和崇拜。
2016年,乐队与淼木唱片签约,参与Arts Midwest美国巡演,在90余场演出与工作坊中展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独特面貌。
2020年,蛮虎乐队发布的专辑《Voices of the Sani》进入世界音乐排行榜TOP10,并获得BBC Music Magazine、World Listening Post等媒体的肯定。
2020年1月,专辑《四季》正式在海外发行,在彝族传统乐器和西方摇滚乐器的融合之下,蛮虎演绎了十首云南彝族民间小调。获得Rootsworld平台2月份“本月最佳专辑”称号,进入Globie Village排行第1名,欧洲世界音乐排行榜第8名、美国世界音乐排行榜第15名,是排行榜上唯一来自中国的乐队。
2021年,蛮虎乐队登上《世界音乐指南》杂志封面,多首作品被英国World Music Network收录。
2025年6月12日,蛮虎乐队入选2025WOMEX世界音乐博览会官方展演单元,并将于2025年10月前往芬兰坦佩雷,参与这一全球世界音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
野生菌乐队:哈尼之菌,迷幻之声
与蛮虎相呼应的,是红河哈尼族的野生菌乐队。正如云南漫山遍野,肆意生长的菌子,他们的音乐也融合了民族/摇滚/dub/迷幻电子/世界音乐,同时加入少数民族乐器与原生态曲调,自由自在,没有界限。
野生菌乐队用音乐讲述红河哈尼人的婚丧嫁娶、生活劳作,简单真诚、热爱家乡。从哈尼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将云南的灵魂注入他们的音乐中。就像五彩斑斓的菌子一样,遇到音乐这场大雨,便绽放神秘色彩。
蛮虎乐队、野生菌乐队由淼木唱片【联合呈现】
莫西子诗乐队:来自大凉山的诗性吟游
莫西子诗,一个名字里带着“诗”字的大凉山彝族音乐人,也因为以诗为词的一首“要死就死在你手里”,感动了华语乐坛的王菲,刘欢,郑钧,蔡健雅等人,而后也有许多歌手翻唱过这首歌,如田馥甄、谭维维、沙宝亮、杨坤。
他创作的歌曲《不要怕》是吉克隽逸的专辑主打歌,他是窦唯的密友,合作了《和无题》,他是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的第十五届年度国语歌曲、最佳作曲人,他获得了华语金曲奖的最佳制作人和国语十大唱片,他为导演王宝强的电影“八角笼中”演唱了那首彝语片尾曲《在星空望自己》。
莫西子诗现在在西昌,打理着一家自己的书店。其实无须去探究他少年时的经历,凤凰网曾这样形容莫西子诗——“诗人的职责是吟游,他必须得纵穿一片片荆棘,才能望见鲜花。他依旧像一首诗一样干净而立体。他的歌声是穿透性的,没有杂质,没有搅拌,如野地里的泥浆一般流淌、翻滚,并怀揣希望”。
柳爽:穿越风雪与人海的民谣之声
关于柳爽的歌,人们一定会想起那首《漠河舞厅》。歌曲发表以后,激发出数十亿级巨大的流量,在全网爆火,成为现象级作品。而作为词曲作者的柳爽,他的创作本意,却几乎被淹没,甚至被爆改和曲解。
这首歌背后,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柳爽在漠河采风时,在一个舞厅遇到了独舞的老人张德全(化名),由此听说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年轻的时候,老人和他的妻子康氏因舞而结识,为了追求到心仪的姑娘,张德全给康氏写了无数封情诗,终于感动了姑娘,两人甜蜜热恋。浪漫的张德全会带康氏去看极光,在得知她喜欢跳舞后,邀请她教自己跳舞。他们经常在一个无人仓库里点起灯来,一起学习舞蹈。结婚后,两人依然会跑到那个旧仓库跳舞。
1987年的大兴安岭森林大火,连续烧了28天。张德全随工作队外出,幸免于难,但是,这场火夺去了包括康氏在内的二百多人的生命。两个人没有孩子。此后的34年,老人也未再婚。2019年,旧仓库附近开了这座城市唯一的一家舞厅,取名为“漠河舞厅”,年过六旬的张德全老人经常来光顾。舞厅里人们都跳着双人舞,可是老人从来不找舞伴,总是一个人跳舞,缅怀自己的妻子。因为一段深挚的情感,而甘心自我禁锢,他把自己永远留在漠河舞厅的回忆之中。
柳爽深受感动,在征得老人同意后,以第一人称写下了一篇长文《再见了晚星》,并创作了《漠河舞厅》这首歌曲。为哀悼那场火灾中逝去的鲜活生命,致敬终生不渝的爱情。
柳爽生于新疆,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后曾经从事过警察工作。因为对音乐的热爱,他最终成为了一名独立音乐人。柳爽曾获得2021 TMEA腾讯音乐娱乐盛典腾讯音乐人最佳原创力音乐人奖,2022微博音乐盛典年度期待民谣歌手奖。
作为一位几乎被流量大潮掩盖的音乐人,柳爽始终没有被淹没。他的作品充满诗性,如“莫妮卡”,“太原有没有森林”,“玫瑰窃贼”,情感充沛而又稳定,浪漫且不急不徐,用民谣讲述他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这个夏天,在云南,在滇池西岸,让我们一起在清凉的风里,尽情享受这场音乐会吧。
这风里有种子,来自石头,梯田和黑土地,终会开花结果。
☕️
2025滇池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
西岸有咖·2025滇池西岸音乐会
早鸟票限时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