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音舞诗画《只此青绿》:少年视角打开“青绿世界”

发布时间:2025-08-16 21:12:46  浏览量:2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掀起的文化热潮已近4年,以“青绿”为IP的艺术创作涵盖了舞剧、电影、音乐会等诸多形式,近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出品的音舞诗画《只此青绿》艺术教育少儿版演出在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首演。这次在台上当主角的是一群少年舞者,他们用舞姿诠释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少儿版《只此青绿》是专为儿童打造的培训教学与展演项目,依旧通过“展卷、唱丝、寻石、习笔、青绿、淬墨、入画”七个篇章,展示《千里江山图》的诞生过程。相较于成年舞者演绎的舞蹈诗剧版,少儿版《只此青绿》在总体时长有所缩减,保留每个篇章舞蹈的精华部分。故事情节上,希孟和展卷人的互动进行了部分删节,凸显了群舞和场面化的舞蹈动作。经典的“青绿腰”依旧保留,当舞台上一群“小青绿”模拟着层峦叠嶂,做出“青绿腰”的动作,依旧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如果说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讲述了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视角窥见画家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少儿版的《只此青绿》则是引领儿童化身“青绿”和“匠人”,直接展现名画背后的世界。舞台上,孩子们有模有样地做出开山凿石、养蚕缫丝等动作,坦诚而言,从个别舞段看得出,孩子们在尽力地模仿劳动的动作,以这个年龄段的认知水平,他们可能还不太理解寻石、问篆等舞段背后的深意,但这并不妨碍什么,这些舞段和动作会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种子,在儿童审美成长的关键期,让传统文化的基因深植在他们心中。

这也恰恰证明了人生经历对舞蹈表演、人物塑造的重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会理解舞蹈背后的深意,或许他们中的一部分会成为专业舞蹈演员,年少时的演出也成为他们宝贵的舞台经验。

此外,少儿版《只此青绿》巧妙运用旁白衔接删减后的剧情,保证了故事的连贯性。只是在旁白的选择上,目前由成人音色配音演员念诵,效果固然专业清晰,但若能选用听感上更具少年感的配音,更自然地贴合小演员们的情感表达,会更完满地展示少年视角下的“青绿世界”。

记者: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