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能否走向“龙象共舞”?
发布时间:2025-08-27 10:28:46 浏览量:1
应确立长期主义理念8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对印度进行访问。这是中国外长时隔三年再次访印。王毅与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举行了会谈,与印方特别代表、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举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并且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了会见。中方发布了两国外长会晤达成的十点共识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的十点共识,从中可窥见中印关系正在逐渐走向重启恢复的趋势。
然而,如果从访问达成的具体成果来看,仍然可以感知到的是,中印关系还处在信任重建的起步阶段。两国外长达成的共识,主要内容还是围绕着两国具体外交事务活动的举行进行沟通和表态承诺,如印度总理莫迪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重申全力支持中方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工作;两国要相互支持办好2026年和2027年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两国重启各类政府间双边对话交流机制,如2026年在印度举行中印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相互支持办好2025年中印建交7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等等。对于涉及两国经贸和人员往来的直航和签证便利等方面,仍然还停留在承诺尽快恢复的层面,进展缓慢。
8月19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在新德里举行。中方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同印方特别代表、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就中印边界问题和双边关系等进行了全面深入、富有成效的沟通。图/外交部
2024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会见印度总理莫迪,达成了改善两国关系的共识。印度作为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合作机制的重要成员,参与并支持相关活动,本是应有之义。中印作为两个人口大国,直航和人员往来的恢复历经曲折,更不是正常国家关系的常态。
特朗普再度执政以来,印度持续观望美国新政府的外交。特朗普上台之初,莫迪“高调迎合”,并成为第五个访问华盛顿的外国领导人。在经贸问题上,印度政府也整体上依照美国要求,承诺年内与美国达成一系列经贸协议。但随着特朗普对全球加征“对等关税”,特别是印度在印美经贸谈判中的不让步,印美矛盾不断恶化加剧,最终特朗普对巴基斯坦伸出了橄榄枝,却对印度挥舞起“额外惩罚”的关税大棒。
一时间,印度国内似乎都无法接受美国的这种政策转变。印度战略界一直认为,只要印度在对华关系上不含糊,采取强硬政策,美国政府就一直会给予印度优待和宽容。然而,这样的政策逻辑在特朗普“2.0时代”却并不奏效。
在这种背景下,印度开始加速推动中印关系恢复和信任重建。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陆续参加上合组织峰会的活动并访华,在改善中印关系方面也做出了一些积极表态。
王毅此次访问印度,受到高规格热情招待。在关涉两国关系最重要的边境问题上,印度方面不提要“恢复到2020年4月的状况”;双方还同意要在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WMCC)框架下设立划界专家小组,探讨在条件成熟的地段推进划界谈判,同时在WMCC下设立工作小组来推进边境有效管控,还要在中印边境东段和中段设立将军级的会谈机制。这意味着,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的会晤恢复到了2018年的水平。当时,双方就达成共识,要启动关于早期收获的磋商,并进一步完善边境地区信任措施建设,继续加强涉边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
如今,中印关系的“雾霾”正在散去,这是积极的一面。然而,中印关系能否重回正轨,“龙象共舞”能否真正到来,仍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印度外交擅长的是短期战术上的获利,而不是着眼于战略全局。如今,只有着眼于改变认知,确立长期主义理念,中印关系才能行稳致远。
王毅在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见时表示,中印关系经历起伏,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铭记。无论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双方都应坚持彼此是伙伴而不是对手的正确定位,坚持稳妥管控分歧,不让边界争议影响两国关系大局。莫迪也在会见中称,今年是印中建交75周年。双方要从长远角度看待两国关系,“亚洲世纪”的到来离不开印中合作。双方携手并进将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造福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