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围醒狮队青年骨干麦嘉聪:以爱为桩舞出精彩 擦亮石围醒狮名片
发布时间:2025-08-26 19:13:41 浏览量:1
石围公园宁静宜人,湖光潋滟,树影婆娑。一旁,石围醒狮馆悄然矗立。馆前空地上,高低错落的跳桩静静伫立,那是队员们日复一日训练的地方。
石围醒狮,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自明清时期起,醒狮就已是原公明地区(含现马田街道)一项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变迁,许多本土传统文化面临人才断层的困境。石围社区于2014年重新组建醒狮队,设立固定训练场馆,队伍从最初10人扩展至约50人,队员年龄从七八岁跨越至三四十岁不等,并特地从广西聘请资深教练执教。经刻苦磨练,石围醒狮重整旗鼓,多次获省级赛事一等奖等殊荣。
近年来,队伍中涌现出一批敢担当、有作为的年轻骨干,2003年出生的麦嘉聪,正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麦嘉聪在石围公园展示团队获奖证书。
苦练出真功
省赛夺冠展锋芒
麦嘉聪是石围村本土青年,2016年加入醒狮队。从扎马步、击鼓等基本功起步,一年后正式舞狮,逐渐成长为队伍中坚力量,多次代表队伍外出参赛并屡获佳绩。
“小时候逢年过节最爱看舞狮,特别有氛围,觉得特别酷。”麦嘉聪回忆道。后来,他与几位同龄人一同加入醒狮队,一晃已近十载。初入队时,教练严格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每一个鼓点、每一个动作,都需扎实功底作为支撑。通常需经一年基础训练,方能逐步接触舞狮。“加入醒狮队之后,我越发喜爱这项传统艺术,从未减退。我小时候坚持练习田径,吃苦不算什么。越是喜欢一样东西,我就越想把它做到最好。”麦嘉聪说。
在热爱驱动与教练、师兄的鼓励帮助下,麦嘉聪进步神速。2017年,石围醒狮队荣获广东省传统龙狮、麒麟锦标赛男子成年组传统南狮一等奖,麦嘉聪作为醒狮队的一员,深受鼓舞,训练更加刻苦。2018年,石围醒狮队少年队以节目《酒庄寻宝》从41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男子(7-15岁)少年组传统南狮比赛一等奖。那是麦嘉聪首次正式登台比赛,并随队捧回奖杯。
石围醒狮队获奖后合影。
“第一次上台,既紧张又激动。我本来性格内向,但想到乡亲和教练都在台下注视,最终还是克服了心理障碍,顺利完成了平时训练的动作。”麦嘉聪对此记忆犹新。他表示,当裁判宣布石围醒狮队获一等奖时,自己的情绪瞬间达到顶点。“队员们相拥欢呼,台下亲友喝彩不断,手机里祝福讯息不断弹出。那一刻,我觉得所有汗水和付出,都值得!”
继承中发展
让醒狮文化历久弥新
在石围社区,凡有节庆喜事,总少不了醒狮助兴,它已成为活动中最具感染力的环节。每年除夕祭拜前,舞狮更是村民最期待的节目,锣鼓一响,狮头昂起,顷刻点燃全场热情。近日,石围村在祠堂举行高考优秀学子与创新人才表彰会,醒狮队也前往助阵,以铿锵鼓点和矫健狮舞为年轻人鼓舞士气。
石围醒狮队在表演。
“醒狮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凝聚社区的文化力量。”麦嘉聪表示,“它既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石围本土文化的代表。我们希望这项传统能持续传承、不断创新、发扬光大。”
据悉,石围醒狮队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也不断融入创新元素。队伍坚持四大核心理念:狮型狮态、鼓乐配合、采青技艺与武术功底,经典套路包括蛇青、醉青、七星伴月等,还尝试加入木琴、唢呐等乐器,丰富表演层次。麦嘉聪表示,舞狮最难的,是从“形似动物”提升至“传递情感与精神”的境界。舞狮者需诠释出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披上狮头,便要人狮合一。
“加入醒狮队以来,我变得更加自信,待人接物也更加从容。目前虽有些许成绩,但还远远不够。未来,我愿与队友共同努力,不断提升技艺,将石围醒狮这张文化名片擦得更亮。”麦嘉聪对醒狮队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以热爱为桩,以坚守为舞,让传统醒狮唤出时代新声。愿一代代如麦嘉聪这般的新生力量不断涌现,守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让石围社区像一头昂首阔步的“雄狮”,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出生于2003年,光明区石围村原住民,石围醒狮队青年骨干,多次代表醒狮队参加比赛、文化演出,曾获男子少年组传统南狮比赛一等奖、光明区狮王争霸赛二等奖等奖项。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黄国焕 文/图
编辑 王雨莎
本文来自【宝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